
摘要:使用某小口径弹道炮,发射次口径脱壳尾翼稳定鸨合金穿甲弹,分别侵彻45钢及30CrMnMo钢靶板,发现残余弹 体微观结构有明显不同。说明鸨合金残余弹体的破坏特征与靶板性能有关。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两 种靶板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45钢靶板,由于C-Fe原子结合较弱,受冲击后对弹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小, 使残余弹体不产生剪切变形,头部的破坏特征为晶粒破碎及沿垂直侵彻方向的变形,宏观上表现为典型的“蘑菇头”状, 对于30CrMnMo钢靶板,由于C-M。原子间的强烈结合,受冲击后对残余弹体产生很强的反作用力,使铸合金残余弹体 头部产生剪切破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锐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