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

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8.3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0 11:14: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 2012年第3期第38卷总第167期
の建材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
高永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600
摘要:本文主要阐速了深基坑工程中变形监测的基本要求以及监测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位移:况降:整或值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2)03008302
前言 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开挖工程越来越多,由此带来基坑本身、周围环境的安全间题也越来越复杂,深基坑开挖现场监测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监测工作既是检验基坑设计理论正确性和发展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及时指导正确施工,避免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支护结构、
基坑周围土体和相邻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1-2] 深基坑监测的基本要求
(1)监测工作必须是系统的、有计划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文件执行,这类技术文件应包括监测方法,使用的仪器,监测精度,观测周期等。对于测点的布置,应满足规范的要求,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面定。
(2)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的。数据的精确性由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观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在监测中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指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物上的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监测的变形更真实。
2
监测方案设计[3]
2.1
控制点设计
控制点是整个监测的基准,所以在远离基坑,稳定、安全的地方布设,一般在距离至少大于两倍基坑深度的地方布设。每次监测时,均应复查控制点本身是否受环境影响或被破坏,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准确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采用从整体至局部,逐级控制的方法,首先设置布设首级网,其内布设次级加密网。控制点的埋设,应以工程的地质条件为依据,因地制宜进行,均采用强制对中观测墩,对于自由等边三角形所组成的规则网形,当边
长在200m以内时,测角网具有较好的点精度。作者简介:高永剧(1980-),男,陕西宝鸡人,项士,助教。
万方数据
2.2
图护结构的监测
· 83 · 2012年6月
围护墙项水平位移、沉降的监测。在围护墙项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兼作沉降观测点,测点采用钢筋桩预埋在桩顶上,钢筋上刻上十字丝作为点位观测用。对于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钢钢尺,每次测量应采用环形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进行检验和平衡误差,闭合差应根据不同的监测要求来确定。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全站仪,每次观测时采用正镜倒镜坐标,取平均值。
桩体的水平位移,通常采用测斜仪测量,侧向位移的初始值应取基坑降水之前,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之读数的平均值。将围护桩在不同深度上点的水平位移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周国土体系统的监测 2.3
监测内容为围护墙体外侧和内侧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坑外土体水平位移与沉降,坑内土体的隆起。沿基坑的周围布置土压力监测点,垂直于基坑的开挖面埋设土压力盒,位置最好选在同基坑开挖深度相当的坑外土体中。土体系统的水平位移可用围护墙体的位移代替。基坑隆起的检测点则应按基坑的形状和基坑面积均匀布置。
地下水位的监测 2.4
地下水位监测,首先必须测取水位管口标高,从而可测得地下水位初始标高。在以后的工作进展中,可按需要的周期和频率,测得地下水位和地下各土层标高的每次变化量和累计变化量。对于地下水位沉降的报警值,应由设
计人员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来确定。 2.5相年环境监测
建筑物变形监测包括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和裂缝监测等部分内容。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同上。路面、管线沉降监测:城市地区的道路与地下管线网是城市的命脉,其安全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做好它们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在绘制基坑工程环境关系图时能及时了解市政管线的走向、阀门位置等情况,并标注在环境关系图上。周边道路的过量沉降将导致道路的破坏,必须监测其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发展情况。
2.6
监测期限和频率
自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至地下室侧壁回填土完毕,根规工程工期进行安排,基坑监测时间与基坑施工保持同步。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测初始值,此初始值是计算变形量和沉降量的起始值,观测时应特别认真仔细,并连续观测两次,没有发现异常的话取平均值作场地变化较大时,应提高观测的频率,间隔时间不超过1d;当大暴南或基坑荷载条件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
续进行观测。 3
工程实践
上一章: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方法探讨 下一章:悬臂桩在软弱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实践

相关文章

群光大陆广场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分析 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与工程实践 深基坑变形监测技术与其工程应用探究 深基坑变形监测研究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存在的变形与稳定问题及其控制——软土地区深基坑坑底隆起变形问题 深基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