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技术
广东建材2010年第3期
某工程基坑支护倒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曹炜基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基坑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倒竭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悬臂支护设计应注意的间题,以及基坑倒增后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基坑、支护、倒竭、分析、处理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单排Φ=600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悬臂长度4.2~5.5m。长为12m,入土长度为 6.5~7.8m,桩中与桩中之距为600。基坑西南角因发生
支护桩顶部位移过大出现局部支护结构塌。 2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基坑的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①人工填土:厚度1.6~3.5m,由粘性土回填而成。②淤泥:灰黑色、饱和、流塑厚度1.1~6m。③粉质粘土:灰白色、可塑、湿、粘性好,含少量砂砾,层厚
受的力不够,造成断桩。 3.1.1断桩的具体分析
(1)是由于沉桩的深度不够导致桩身侧摩阻力不够以致桩端端承力加大,而在这种情况下端承面又不平整从而造成偏心或大偏心受压,以致桩身的抗拆强度小于外力作用,从而导致拆断。
(2)虽然沉桩的深度有20m以上,但是还是出现断桩,其原因为桩身的侧摩阻力还是不够,地质层可能出现的软土层很厚(这种土层摩阻系数小,淤泥层),所以桩身侧摩阻力不够。导致桩端端承力过大以至断桩。另外还由于淤泥层厚造成桩周环向约束力几乎没有,使桩本身稳定性差,出现由于失稳而破坏。当然,如果桩端端承面平整就有可能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也不会出现断。
(3)由于在压桩过程中存在挤土效应,所以如果在压桩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施工路线去进行施工那么很可能出现断桩。
3.1.2处理断桩的方法
(1)更换桩尖。如圆锥形改成十字形。(2)减少单桩承载力,然后加密桩
(3)承载力不变,加大桩径。或者加大桩径,承载力相应变大。工程实例:由原来的300桩改为400桩,承载力
由原来的60吨改为65吨。-114 -
万方数据
1.3~2.5m。④砾质粘性土:黄褐色,局部黄红色,可塑、含较多细砾、厚度为1.2~8.2m。③砾质粘性土:黄褐色、硬塑、含约20%的细砾、厚度为1.38.9m。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稍湿、呈坚硬土状、含较多砂级颗粒、厚度为0.59.5m。?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为主、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少数短柱状、厚度为0.4~3.2m。③中风化花岗岩:黄褐色为主,块状构造、岩质坚硬、厚度为 0.5~5.5m。
3地下水情况
上覆土层均为弱透水层,下伏基岩裂隙水较弱,预测含水层为弱富水性。
(4)如果淤泥层太厚,还要进行地基处理,可以通过深层搅择桩加水泥来加固地基,主要是淤泥层。
前三种处理方法是最常见的处理断桩的方法。
3.2收时承载力够但是到了静载试验时承载力不够
其原因是收桩后没有密封桩口,当在下雨天时,雨水下到桩孔内,而时间一长导致桩端持力层在雨水的浸泡下软化,导致承载力下降,所以承载力就不够。要预防这些问题发生只有密封好桩孔以防桩孔有水和时间不能太长。
4结束语
总之,静压桩的施工质量控制途径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然后对每道工序都要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的月的是防止出现断桩等质量问题,确保每一条桩合格。
【参考文献】
[1]毛龙泉,沈北安,陆金方,张以建主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2]于彬主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验收实用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