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勘察·测绘
建村国装饰
2015年12月
试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及对策
彭武林
(安微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投,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修建数量电随之实现了不断的增加,作为其基础工作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进而重视,其勘察结果与建设项日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卷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间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对策,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费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5
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1019402
流,多年平均水位为1212.5m,洪水期的最大高程为1215.5m;地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的现阶段,建筑工程也随者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现出来。岩土工程勘案工作占据着建筑工程的重要位置,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可靠准确的地基设计参数和岩土物理属性等,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当下一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间题,因此要意识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对间题予
以解决,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健康发展。 1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某市拟在地中山侵蚀——是溶地魏区域内建设一商业楼。区域内地形标高在1210~1225m范围之内,在场地南部存在一北东向的断层,并见角砾岩:区域内的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厚度在2~ 6m之间,地层有新到老分别为素填土、红粘土、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从水文地质情况来看,区域东南方向的20m处为一河流径
2e
有效实时的数据支撑。通常提取土地信息的方法有三种:①直接提取变化信息方法,其又分为多时相复合分类法、图像比值法、植被指数法、图像差值法四种:(2)目视解析法:3)电脑自动分类之后的比较法,完成土地信息的提取工作后,则可以将土地变更的有关数据输入到土地信息系统中,以便为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以及技术支撑
3.3RS、GPS以及GIS相结合的土地地籍变更调查工作
对土地地籍变更状况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①土地的地类变化:②土地的图斑变化:③土地的权属变化。而随者 3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对于土地地籍变更调查工作的流程也越来越简洁,提取的精确度也有所提高,时效性也更强。GPS技术几乎是在整个的地籍测量区域内都有所覆盖,此测量模式能够及时的掌握地籍要素的坐标信息,并实时核验测区内的地籍测量成果,避免了后期处理数据而衍生出来的工作负担以及外业返工所带来的困扰。利用数字航空测量以及RS模式能够对测区内实时的航测影片以及遥感影像图进行获取,其所得图像分辨率通常都很高,而后再综合分析这些图件后,利用专业的软件对地籍相关要素进行提取,并在土地地籍信息系统中存储这些要素,为日后变更地籍要素工作的展开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
及财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194·
下水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和岩溶溶洞裂隙水类型,水量和水位均受到季节和岩溶发育程度的影响-地下水与河水相互补给。根据前期勘察报告显示区域若落为微发育,但在施工中发现与实际情况相不符,使得工程被追迫停工;重新勘察之后发现区域岩溶发
育较强,呈广泛分布和大小不一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深度和地下水测量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岩土勘探深度是由基础结构形式所决定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来确定勘探深度:同时,对于地下水情况勘察而言,对地下水的水位没有进行认真的测定,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也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地下水的排泄补给条件没有查明,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缺乏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
2.2
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实际上就是对工程所在区域的研究经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都十分的广泛,
特别是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应用,信息测绘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在提高土地测量准确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推动土地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保证国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混,西勤,李建胜,等.浅谈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应用131.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05):100
[2]张利,王附.浅谈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3(09); 100
[3]常测.探析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应用[).门窗,201508): 14
[4]汤俊.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19].青年科学(月刊),2014 (4) :173
收稿日期:201512-4
作者简介:何明(1975-),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勘察测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