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43,No.5 May,2017
の建材
SichuanBuildingMaterials
第43卷第5期 2017年5月
试论节能给排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卢阳城
(福建广宇建筑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再利用和节约用水是现阶段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排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排水系统、中水系统、给水系统。我国应该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管理监督和宣传力度,制定并究善相应规章制度。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节能、节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节能给排水技术应用于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提高节能给排水技术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给排水
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7)05027402 DOI:10. 3969/j. issn. 1672 4011. 2017. 05. 0141
0前言
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全世界的1/4,而水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根本,所以研究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若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在整个城市用水量中,建筑用水量也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所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用水的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另外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到节能向题。
1节能给排水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如果水资源发生短缺间题,就可能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能源发展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进步的源动力。现阶段,水资源紧缺已然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所有人都必须要面对并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环节都有很多的水资源消耗,所以,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节能给排水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保护也是目前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之一,减少排放污染物、节约用水是保护环境合理、有效的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所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目前我国水资源出现严重紧缺的现象,在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应该大力推广节能给排水
收稿日期:2017-03-09
作者简介:卢阳成(1981一),另,福建漳平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
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274.万方数据
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 2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发展状况与给排水工程设计不相符
近年来,我国的大、中、小型城市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城市的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各城市面临越来越大的供水压力。但是,有很多城市在设计给排水工程的过程中未能将城市的发展充分考虑进去,没有对城市实际的发展趋势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城市的实际发展相脱离,导致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
2.2给排水管道存在问题
管道在传统给排水工程中往往埋设的相对较深,特别是污水管道。对于埋设特别深的给排水管道,其维修难度也非常的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给排水工程中的污水排放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传统的给排水工程在铺设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很少考虑到城市需求、土层条件等,这直接导致了铺设管道的过程中诸多不合理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
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排水和供水的需求。 2.3设计者缺乏节能意识
传统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往往更加注重对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有效进行,而并没有过多的注重于节约用水。设计者缺乏节能意识,造成在给排水工程中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例如供暖工程中存在最普遍的同题就是热水的严重浪费、管线混乱。不仅如此,很多城市都没有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处理其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而是将其直接排到江河里,这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3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选择有效、合理的节能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经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能源问题,这也是阻碍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系。所以,现代社会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重视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节约用水间题。因为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很多地区都存在用水困难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而有的地区则具有充足的水资源,但是人们却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存在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形,节约用水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而非只局限于喊口号。现阶段,我国已经就节约用水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各地区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科学、合理的采用相应的措施来有效控制城市的用水量。另外,对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部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