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0.6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6 17:58: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张俊(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本文通过室内试验配制一种由弱凝胶增粘剂GEL-30所优化配制的钻并液体系,室内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钻并液体系其有良好的流变性、抗温性、悬浮钻屑的能力等,能够满足水平井、大斜度并段对钻并液的要求,在轮南H8C并的试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优于PRD弱疑胶钻并液的性能,在塔里本油用多口井的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采
关键词:无固相钻并液;弱凝胶;储层保护
聚合物弱凝胶在石油工业上的应用主要在堵水调剖、压裂方面,新近发展起来的胶态分散凝胶也用于聚合物驱领域,常规凝胶的形成条件主要是依赖于交联剂,聚合物通过与交联剂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下成胶。不同于常规凝胶的成胶方式,PRD(无固相保护油气层钻井液)钻井液是-种快速成胶体系,无需添加交联剂,主要通过特殊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成胶,其且成胶条件要求低的所形成的弱凝胶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这一独特的流变性能有效的悬浮和携带钻屑。高的低剪切速率粘度,能防止钻开液对并壁的冲剧,有效的控制固液相对储层的侵人深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储层的损害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制出一种生物聚合物弱凝胶增粘剂 GEL-30。该由GEL-30配制成的钻并液体系有不同于传统钻井液的优良特殊性能:切力与时间无依赖性能,能有效阻止大斜度段和水平段岩屑床的形成,良好的润滑性和抑制性,能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保持并壁稳定,有效的减少卡钻划眼等井下故障,保证顺利钻进,滤失少、滤饼薄且韧且容易破胶;由于 CEL-30由可降解的生物聚合物和天然大分子制作而成,因此
具有易降解、无生物毒性的特征,能满足环保要求。 1GEL-30弱凝胶钻井液
弱凝胶增粘剂GEL-30由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聚合物和天然大分子经活化、复配等工艺制备得到,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可流动粉末。经过大量室内优选试验,得出最终的弱凝胶钻并液配方为:400mL自来水+0.1%Na0H+0.2%CX216+1.2%JMP 1 + 2.0%PEG +1.0% DRH + 6.0%KCI + 2% GEL30 + 5%yx1 + 26%石灰石粉。室内通过测定其流变性参数、滤失量、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泥岩回收率、渗透率恢复值,从而对该钻井液配方
进行综合评价。 1.1流变性评价
技术管理
在120℃下滚动16小时后测量其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量结果见表1。
表1可看出GEL-30弱凝胶钻井液表观粘度低,具有比较高的动塑比,随时间变化静切力改变小,触变性好,剪切稀释后能够快速重新成胶,能够满足水平井钻井对钻井液的要求。热滚后,各流变性参数基本稳定,这对于实际钻井中是非常有利的。
1.2滤失性评价和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实验
测量其在120℃下滚动16小时前后常温下流变性、中压(0.69MPa)静失水APIFL、PH,泥饼粘滞系数Kf、滚后高温高压(120℃,3.5MPa)静失水HTHPFL测量结果见表2。
表2滤失实验结果
API FL(ml/h)
热滚前热演后
2.2/0.5 2.9/0.5
HTHP FL(ml/h)
10.0/1.0
PH 8.5
K,
7.50.0875
表2可看出该弱凝胶钻井液的API和HTHP滤失量都比较小,钻井液体系中加人yx-1超细碳酸钙后,形成滤饼粘滞系数为0.0875,表明该钻并液形成的泥饼对钻具的阻力小,钻井过程中不会对钻具产生大的粘带作用。
测量其在120℃下滚动16小时后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测量结果见表3。
表3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cp)
转速
热滴后粘度mPa.s
0.30.6 88006000
3.06.0 1.5
12
30
3620252017601255812.0
在水平井钻进中,悬浮钻屑和净化井眼是比较突出的间题,要有效提高水平并钻并液钻屑悬浮能力并及时防止钻屑床的形成,这就要求钻并液在静态或者低剪切速率下维持较高的粘度。从表3可以看出,GEL-30弱凝胶钻井液热滚后在低剪切速率下仍具有较高的粘度(在0.3r/min转速下,粘度可达 8800mPa.s),这种独特的流变性对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钻进非常有利的,不仅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悬浮携砂能力,并且能够避免钻井液对井壁的冲别,阻止钻井液中的液体进人地层抑制泥页岩的水化膨胀,起到维持并壁稳定的作用,另外还能防止钻并液固相侵人地层,降低钻井污染带的深度,起到保护储层的作用。
表1流变性参数
条件热前热流后
万方数据
密度(g/mL) 1.20 1.20
AV MPa.s 52.0 54.0
PV MPa.s 30.0 28.0
YP MPa.s 22.0 26.0
YP/PV 0.73 0.93
2015年4月
Gel Pa/Pa 5.0/3.0 5.0/3.0
化置纪107
上一章:水平井固井顶替钻井液滞留模型研究 下一章: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

相关文章

抗高温无固相弱凝胶钻井完井液技术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 牛心坨油层弱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基钻井液下水泥浆抗污剂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长宁区块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标准化在钻井船上的应用与研究 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及其在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类油基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