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北京水文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北京水文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3.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08:17: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北京水文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第11卷第1期 2016年3月
doi:10.3969/j.issn.1007-1903.2016.01.001
诚市地驾 URBANGEOLOGY
北京水文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昌晓俭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100195)
北京市水文队和勘察院是原地矿部为解决首都供水问题而成立的一支专门从事地下水勘查的地质队伍。60多年来,做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工作,为首都的城乡供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地区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总结
了水文地质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1发展阶段的划分
(1)萌芽阶段
系统的水文地质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 1955年,原地矿部在北京成立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901队(现为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和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正式启动了北京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地下水的需求不断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开展了以水文地质普查为主的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同时进行了城市供水勘查和农田供水勘查。由于那时对地下水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成果报告多以定性、描述性为主,如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测(普查)等。至1962年前基本完成了北京市12个区县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2)奠基阶段
70年代,水文地质工作经历了城镇供水、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还包括工业性的专门水文地质勘察以及地下水人工回灌。在此期间,引进了泰斯公式和非稳定流理论和方法,在地下水开采方面,大家开始认识到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开始注重地下水资源的评价,通过发现由于地下水开采不当,
万方数据
Vo1.11 No.1 March,2016
造成了地面沉降、含水层枯竭、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开始认识到开采地下水需要在收集、分析地下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该阶段的勘察成果主要有第三水厂、第八水厂集中供水水源地勘查以及密怀顺平原区开展1:5万城市供水勘察等。
(3)成长阶段
80年代后,地质学在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包括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和设备日趋成熟和完善,水文地质学融合了地质学、物理学、力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定量分析、预测方法快速发展,先后做了很多试验模型,包括实体模拟方法和气体分析方法。地下水资源评价从早期的定量计算发展到系统分析、数值分析。该阶段的工作主要为水源地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评价任务。到90年代初提出了应急水源地的概念,例如通州龙旺庄应急水源地勘查等,进行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和地下水库研究等工作。
(4)持续发展阶段
2000年后,随着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一阶段水工环地质工作从过去的以资源为主转变为资源环境并重。近年来,地下水的生态作用更加得到关注。在地下水监测方面建设完善了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在地质灾害方面建立了地面沉降监测网,在能源方面建立了浅层地温能监测网。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启动了首都地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岩溶水勘查、地下水库建设前期勘查等,工作范围甚至跨越了北京行政界限。这阶段主要以含水层系统、水文系统、生态系统为主
上一章:西藏改则洞错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下一章:北京怀柔板栗种植区地质背景研究

相关文章

中国机械工业回顾与展望 环境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2007年钼市场回顾与展望 水利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大庆勘探测井技术回顾与展望(1958-2012) 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回顾与展望 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回顾与展望 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