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施工人员的成人依恋与事故倾向性的关联性研究

施工人员的成人依恋与事故倾向性的关联性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1.9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4:23: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施工人员的成人依恋与事故倾向性的关联性研究 2015
Vo1.10Z2
刘威:施工人员的成人依感与事教领向性的关联性研究
doi:10.3969/j.issn.10071903.2015.z2.004
2015
第10卷增刊2
施工人员的成人依恋与事故倾向性的关联性研究
刘威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北京100143)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春方式,应用事故领向性量表(APS-CW)、豪害关系经历量表(ECR)和一般自我效能虑量表(GSES),以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国归分析为主要的统计方法,探讨施工人页的成人依惠,事故领向性及两者的关系,表明施工人员的依志维度高低对事放倾向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健词:成人依惠,事故领向性,施工人员
中图分类号:TU714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5)Z2-0017-05
将来的行为进行预测。
依恋理论综合了生态学、控制论、信息加工、发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人机工程,它有着工作环境多变、建筑产品多样、管理层次多而复杂、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等一些行业特点,这使建筑业一直是事故率较高的高风险行业。众多试图解释建设业工伤事故的理论均认为在事故的发生中人为因素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因而施工人员的人格特点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焦点。本文从依恋理论入
手,试以探讨成人依恋与事故倾向性的关系。 1研究现状
1.1成人依恋及依恋理论
依恋是指要儿同照顾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它产生于婴儿与照顾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它具有安全基地、安全避风港、以及维持亲近的功能。依恋是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依行为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 期间一直发展的行为系统,成人同样有依恋行为。童年的依恋模式会被带入成年生活,并由此影响到成人期的对人关系,帮助人们解释他人的行为的含义,对
展心理学,以及心理分析的概念并通过实验室观察的方法验证:①依恋行为是一种天生的适应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②依恋行为会导致与抚养者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并扩展到其他人际关系;依恋是一种目标校正的内在平衡系统;④依恋行为的生物学目的
是为了提高婴儿生存的儿率。 1.2成人依恋的测量
对成人依恋的测量多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进行,依恋焦虑维度主要测量的是自我模型,依恋回避维度主要反映的是他人模型。
依恋焦虑维度是测量个体对可能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或者被抛弃的担心程度。依焦虑得分低的个体具有正性的自我模型,认为自已是值得爱的(有价值的),表现自信感较强、遇到困难时自已积极应对,更容易在社会中得到支持,依意焦虑得分高的个体具有负性的自我模型,认为自已是不值得爱的(无价值的),表现为不自信、遇到困难时白已不能积极应对。
依恋回避维度是测量个体所选择的与依恋对象的亲密程度及个体在心理和情感上的独立程度。依恋回避得分低的个体具有正性的他人模型,认为他人是值
上一章:西藏白雄地区资源潜力遥感综合预测研究 下一章:泥浆在钻井中的使用一般原则及现场调配

相关文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交通事故关联分析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与事故鉴定赔偿实务全书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与致险工程参数关联研究 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与焦炭热态性质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信念网络的岩爆倾向性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劳务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凝析油环境下缓蚀剂的防腐性能及乳化倾向性研究 CBR-RBR混合模式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