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Vo1.10No.4
吕金波等:张家界砂岩地免成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1903.2015.04.006
张家界砂岩地貌成因分析
吕金波!、陈文光、王纯君
2015
第10卷第4期
(1.北京市地质调壹研究院,北京102206;2.潮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长沙410007)
摘要:张家界砂岩地晚特点是:天子山周边,峰丛林景观:赤铁矿红顶,泥盆系砂岩。即;天子山向斜周边为泥金系地层,下部云台观组和上部黄家受组构成张家界地说的母岩地层,新构造运动隆升形成的峰林景观里现了张家界地就,石英砂岩顶部坚硬的来铁矿保护了张家界地比的形态。张家界地貌形态按照由老到新的发育次序,像次为爽平面,方山,石墙,穿润,天生桥,峰丛和峰林。印支运动形成NEE向的索溪努向针,燕山运动形成NNE向的天子山向斜,张家界地貌圈绕天子山向斜周边及索溪努向斜南东翼发育。
关键词:张家界地悦:石英砂岩峰林,泥金系砂岩;云台观组;黄家喹组
中图分类号:P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5)03-0025-08
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位于贵州高原与湘西北低山过渡带,属武陵山脉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域外围最高点属岩溶地锐穿洞(天门山),海拨1518.6m。石英砂岩景区最高处位于西北部昆仑峰海拨 1282m,最低处位于东北部的吴家峪,海拔230m。石英砂岩峰林面积达86km,共有峰林3103个,峰林相对高差 10~300m。
张家界地区一级构造单元为关塘一扬子一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为扬子陆块,三级构造单元为湘北断裙带和雪峰构造带,四级构造单元为武陵断弯褶皱带和石门一桑植复向斜。自震且纪以来,以陆源建造和碳酸盐建造为主,地层接触关系以整合或假整合为主。自三叠纪末以来,经历了以NEE向构造形迹为主的印支运动,以NNE向构造形迹为主的燕山运动,以差异性降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最终形成具有赤铁矿红顶的石英砂岩峰林一一张家界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发育地层为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碚组。构造单元为东西两个相邻的向斜,即:索溪峪向斜和天子山向斜。峰林集中发育于两大区域,一是索溪峪向斜的东南翼泥盆系地层区,二是天子山向斜翼部的泥盆系地层区(图1)。
图1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分布
a
索溪峪向斜,轴迹NEE向,核部为三叠系和二叠系
地层,两翼为泥盆系地层,北西翼地层产状25°~35°,南东翼地层产状10°~15°。天子山向斜,轴迹NNE向,核部地层为二叠系碳酸盐岩,两翼为泥盆纪石英砂岩,外围为志留系砂页岩,岩层产状4°~6°。
东部地貌以NEE向的索溪河谷为轴,南北两侧山地向河谷倾斜,索溪峪河谷为澧水的二级支流,在水绕四门
作者简介:吕金波(1956-),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区域地质、旅游地质研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