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徐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徐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08.0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09:21: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徐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6770,2013
doi;10. 3969/j. isn. 1674-3636. 2013. 01.67
地质学刊
第37卷第1期
徐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龙刚”,黄萍”,林剑怀',李伟康”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徐州地区的寒武系地层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地层中出现多层厚层状豹皮灰岩。对于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研究可为当地古地理环境的判断和还原提供依据;基于近年来发现碳酸盐岩具有油气显示,对豹皮灰岩进行综合分析具有一定的地质油气意义。对徐州地区寒武系地层中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仔细分析,表明了豹皮灰岩的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成岩早期,在低盐度混合水动力条件下回流渗透白云岩化成岩。
关键调:寒武系;豹皮灰岩;岩性特征;成因机制;江苏徐州
中图分类号:P588.2 0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36(2013)01006704
盐岩台地交替沉积环境,碎屑物质来自华北古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印支一燕山运动使本区地台盖层遭受的最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形成了大
豹皮灰岩在徐州地区寒武系地层中分布普遍,主要以中厚一厚层状分布在下寒武统馒头组和中寒武统张夏组地层中;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的皮灰岩的成因也大不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观点(冯增昭,1989):原生沉淀作用,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超威水条件下的白云岩化作用,低盐度的混合水条件下白云石化作用,生物爬行迹经过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
认识本区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对以寒武系灰岩为主要地基持力层的当地建筑行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了解它的成因对于徐州地区沉积环境的判断和古地理气候的恢复以及当地油气的勘探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栾守亮等,
2010)。 1
地质背景
徐州地区的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北分区,在寒武纪早期,华北地台开始逐渐抬升(冯增昭,1990),遭受风化剥蚀并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海侵,从早塞武世一中寒武世基本上为鸿湖、碳酸
收稿日期:2012-05-07;编辑:陆李荐
北望剖面猴家山背斜和贾汪复式向斜以及徐--宿
弧形构造。 2
豹皮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宏观特征
2.1
选取徐州大北望削面为主于削面(图1),费汪剖面为辅助剖面,对寒武系的豹皮状灰岩进行详细的研究。的皮灰看是指表面含有不规则斑块的石灰岩,岩石可以分为豹斑和基质两部分,二者在外观上差别明显(武永强等,1995),豹斑部分表现为浅黄色或灰黄色,基质部分表现为灰色或深灰色,可见少量虫孔构造:形似豹皮上的斑状结构。
豹皮灰岩野外产状特殊,基本呈中厚一厚层状,水平波状层理发育,岩层的厚度稳定;豹斑与基质成分不同(表1)及其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二者的抗风化能力不同,形成了岩石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在野外用体积分数为5%的稀盐酸滴在基岩新鲜面上,基质部分比豹斑部分起泡要剧烈;豹斑一般呈条带状、树枝状、云朵状等(陈战杰等,1991),其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多以水平方向分布为主。
作者简介:龙刚(1990一),男,工程地质专业,E-mail;longgangcumt163.com
方方数据
上一章:浙江南部丽水盆地地层时代及构造演化 下一章:深孔钻探降低钻探成本方法

相关文章

陕西省勉县-略阳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徐州地区新元古界赵圩组风暴沉积特征分析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鲕粒滩相灰岩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九寨沟县中和危岩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豫西寒武纪叠层石演化特征及其与后生动物的耦合关系 松辽盆地南部浅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张家坪沟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其静动力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