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1:04:4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第41卷第5期 2014年10月
中国地质 GEOLOGYINCHINA
Vol.41, No.5 Oct.,2014
Liu Jianqing, Zhao Zhan, Lin Jiashan, 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middleupper Cambrian dolomite o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Sichuan Basin [J]. Geology in China, 2014, 41(5): 1682169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上寒武统自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及成因机制
刘建清赵瞻林家善冯伟明黄学平魏洪刚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1)
提要:以系统的岩石学及中上寒武统3条面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为基础,认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形成于埋截早期高盐度岗水的渗透回流交代作用,次为混合水交代成因,其主要依据体现在:D中上赛武统白云岩及灰岩 Sr/Ba总体较高,仅少量数据点Sr/Ba小于1;②灰岩Na、K含量较高,灰岩Na含量高于淡水成因的美国Wisconsin中奥陶统MiflmMember灰岩以及美国Tennessee东部Tongling地区上奥陶统灰岩,白云岩Na含量与开宁盆地巴洼阶地潮上萨布哈白云岩中Na含量相近;③m值反映出灰岩为海水沉积环境,白云岩为与泻湖相关的沉积环境;④B值反映出该区白云岩及灰岩主要形成于咸水一半威水沉积环境,局部受淡水作用影响。该区白云岩化过程中Sr有明显带出现象,Na、K可能也有带出现象。
关键词:白云岩:地球化学;渗透回流:混合水
中图分类号:P584;P581
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5-1682-11
近年来,随着普光等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海相油气地质前景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四川盆地东南缘齐岳山以东、雪峰山以西的盆、山结合部位,受中燕山期雪峰山陆内造山作用的影响,震且纪至侏罗纪地层同期发生褶皱、降升,上古生界大量剥蚀,仅下古生界具勘探前景,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无疑成为潜在的有利目标层系。然面,该套白云岩的特征及成因机制目前的研究十分薄弱,已有的工作主要是在零星地区基于岩石结构特征的简单描述和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尚未系统开展",重庆南川三泉一秀山膏田一湖南花垣一线所在的扬子东南缘地区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的研究则更是接近空白。同时,前人
收稿日期:2013-06-19;改回日期:2014-05-20
的研究表明,寒武纪时期,扬子东南缘地区为一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冈,自北西向南东,中上寒武统呈现稳定的碳酸盐台地一台地边缘一台缘斜坡一陆棚相的变化,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相为大套白云岩,厚度在1000m以上,台缘斜坡相发育大套钙屑浊积岩,可见鲍马序列,具有明显的冲刷和同生变形特征,陆棚相则发育深色薄板状灰岩。这些为对比研究中上寒武统白云岩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此,在垂直沉积相带及现今构造方向,本文选择了重庆南川三泉白云岩剖面、重庆秀山膏田白云岩剖面、湖南花垣排碧灰岩剖面开展同时代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研究,旨在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深人分析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机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PLC200901)资助。作者简介:刘建清,男,1969年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专业研究;E-mail:liujg1tom.com。
http://geochina.cgs.gov.cn中国地质,2014, 41(5)
上一章:江苏宜(兴)-溧(阳)山区构造样式组合分析 下一章:萨拉乌苏河酒坊台剖面末次间冰阶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

相关文章

徐州地区寒武系豹皮灰岩的岩性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松辽盆地东南缘籍家岭泉头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由冲积扇演化为曲流河的典型露头剖面 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大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成因类型 山西沁水盆地东缘太行大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陕西省勉县-略阳地区寒武纪含碳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内蒙古河套盆地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中国大陆东-南缘含油气盆地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