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卷第2期 2011年4月
中国地质 GEOLOGYIN CHINA
Vol.38,No.2 Apr.,2011
右江盆地北部中晚泥盆世层序充填特征分析
钟怡江1陈洪德12侯明才12林良彪12刘家洪3王琦4
(1.成都理工大学况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3.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完所,四川成都610082;4.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提要:中晚泥盆世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发育北西向张性同沉积断裂和北东向走滑断裂。以层序充填动力学“构造控盆、盆控相,不同相带的时空配置形成层序的不同样式”的研究思想为指导,通过点、线和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层序充填过程中充填物质组成和沉积相带演化特征。层序充填过程揭示了海侵期和高位期均发育两期脉动性的构造活动,且海侵期呈逐渐增强趋势,具有随北东向拉张作用增强诱发北西向同沉积断裂的时序性特征,并进一步佐证了右江盆地北部中晚泥盆世为盆地北缘台盆深人台地内,盆地中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且构造作用的时序性导致不同时期沉积格局展布的差异性。
关键词:右江盆地;中晚泥盆世;层序充填;沉积格局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章编号:10003657(2011)02033808
文献标志码:A
右江盆地作为古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复合作用的产物目,其地质事件丰富、沉积记录齐全、沉积构造性质特殊、动力转换特征明显,因而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前人对右江盆地泥盆系的地层古生物、沉积相与矿产、古地理演化、层序界面特征和层序充填特征等做了详尽的工作(2-川,其中陈洪德和侯明才以层序地层研究的新方一层序充填动力学对右江盆地开展了层序充填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层序充填动力学的定义并指出了其研究思路本文正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控制层序发育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以单个剖面或钻并为点,以点为基础建立层序充填的模式为线,进一步证实和分析沉积格局为面,更深人地讨论右江盆地的层序充填特征,为层序充填研究运用到其他研究区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1构造背景
加里东运动之后,由华夏陆块和扬子陆块拼合收稿日期:2010-09-03;改回日期:2010-12-07
而成的华南板块,以相对稳定的整体进入了以板内运动为主的海西一印支构造阶段,成为古特提斯洋以东的最大陆块之一例。右江盆地处于古特提斯洋与华南板块的复合部位且主体处于扬子板块上,西南部古特提斯洋浩袁军山加里东残余海槽2可东打开以及华南板块向北漂移3引起的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华复板块与扬子板块继志留纪碰撞后松弛应力的影响回使得中晚泥盆世右江益地处于北东和南西回拉张构造环境申,形成了扬子古陆南部被动大陆边缘上逐渐发育形成的裂谷型盆地,其层序充填特征及其盆地演化无疑与这构造环境息息相关。
在拉张构造背景下,右江盆地发育北西向新生的拉张性同沉积断裂和北东向继承性深大走滑同沉积断裂叫,北西向断裂主要为加里东期早已存在的独山断裂、南丹一河池断裂、百色一南宁断裂和广南一靖西断裂,北东向断裂主要为师崇一弥勒断裂、桑郎一罗甸一独山断裂、冷水江一南宁断裂(图1)。北西向断裂是袁劳山海槽扩张过程中,大陆边缘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9901)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3-010HZ)资助。作者简介:钟怡江,男,1983年生,博士生,从事沉积学研究;Email:zhongyjiangtom.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