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卷第1期 2010年1月
建筑技术开
发
Building Technique Development
Vol.37, No.1
Jan.2010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学习体会及建议
范孟华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
从图形表达、文字表达、技术标准等方面介绍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学习体和建议。
【关键调】
土工试验;标准;修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4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2010)01-0016-02
LEARNINGEXPERIENCESUGGESTIONSOF“STANDARD
FORSOILTESTMETHOD”
(GB/T50123-199)
Fan Meng-hua
[ Abstract]From aspects of graph planning, writing expression, technical standard and so on,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some
deficiencies of " Standard for soil test method " (CB/T 50123 1999)and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soil test; standard; deficiencies; revision; suggestions
[Keywords]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CB/T50123=1999)(以下简称《标准》)疆布实施已近10年,在规范室内土工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图形表达、文字表达、技术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笔者结合土工试验教学实践和对该标准的学习体会,对其提出了若干建议。
学习体会及建议
1)曲率系数和压缩指数均用C。表示,易混消。建议将压缩指数用其它符号另行定义。
2)第3.2.1条第1款规定“粗粒土采用浸水饱和法”,但对浸水饱和的时间未作规定,建议规定浸水饱和时间。
3)密度试验环刀法5.1节中是先称取环刀质量再涂抹凡士林还是反之?《标准》并没有明确。为了减小涂抹凡士林带来的称量误差,建议修改为先在环刀内壁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后再称取环刀质量。
4)第5.3.3条激水法试验步骤不合理.若按此规定先报试坑并称取挖出的土质量,然后放套环并找平,这样找平后的试坑体积就和原来挖出的试坑体积很难相等,故存在着较大的试验误差。建议修改为先放套环并用水准尺找平,然后再挖试坑并称取挖出土的质量。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第八批教学改革基金,厦门编号:2008-90 收稿日期:2009=1015
作者简介:范孟华(1972-),男,山东省夏津县人,毕业于河南大学,
工学硕士,河南大学土术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工试验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6
99(吸简法”,应统一为“虹吸筒法”。
6)颗粒分析试验筛析法中数次提到了“试样总质量”指的是筛前还是筛后?易混消。建议均改为“筛前试样总质量”。
7)图7.3.2左下部的标注尺寸"50”,其上端的尺寸界线指向何处图中并未面出,左图最上部和中部有3处尺寸标注无数字,建议补全此图。文献[4了中已经修正。另外第 7.3.3条第3款规定"用搅拌器沿悬液深度上、下搅拌1min....”只是对搅拌时间作出了规定,没有规定搅拌速度,建议按文献4进行修改,即修改为“用揽拌器沿悬液深度上、下揽择各约30次,时间为1min.."。
8)图8.2.2中的尺寸界线和图线不应连在一起,应断开。
9)图9.2.1中标注的1、2、3部分(长颈漏斗、维形塞和砂面排平器的立面图)从投视关系看应是剖面图,剖切到的部分应填充剖面图例;砂面拂平器上部的函环(球)在下面的平面图上没有绘出,建议将圆环(球)部分去除。文[4]中已对左半部分进行了修正。
10)图9.3.1-2中最下部的标注尺寸“50"标注的是锤座的直径,应改为“”。文献[4]中已修正。
11)图11.0.2-1左侧剖面中护简与击实简的连接处、右侧螺母与护简连接处图示错误,应加以修改;左侧立柱与
(下转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