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卷第2期 2014年4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ichuan Building Seience
钢结构工程火灾后性能研究姚兰,刘育民,左勇志,霍达,孙静博(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2.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9)
摘要:近年来,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钢结构工程火灾研究资料和钢结构工程火灾研究方法,指出为了使钢结构建筑更好的快速发展,对火灾后钢结构工程的损伤识别及安全性评估进行系统深化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钢结构;受火温度;耐火性能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14)0207903
Researchonthebehaviorofsteelstructureafterthefire
YAO Lan',LIU Yumin,ZUO Yongzhi',HUO Da',SUN Jingbo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100124, China; 2. Beij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id. ,Beijing 100039, China)
7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eel stru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but the low refractory performance is one major problem that is alway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fire research material of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 and emphasized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urther research 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assessment is necessary.
Key words ; steel structure ; refractory temperature; refractory performance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结构这一主要承重结
构体系,因其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钢材的材料性能对温度影响较为敏感,随看温度升高,钢材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迅速降低,一且发生火灾,钢结构轻则破坏、重则。长期以来,火灾后受损钢结构建筑物能否继续使用、是否需要拆掉重建,主要凭借经验和主观判断"。若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一致,则方案合理适用,反之,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者为结构理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钢结构工程火灾后性能研究成为人们普通关注的问题,对火灾后钢结构工程的损伤识别和安全性
评估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收稿日期:2013-01-10
作者简介:姚兰(1987-),女,硕士,主要从事钢结构火灾后结构损伤识别、安全性评估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2012-K2-20) Email:wl8594@ sina.com
1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1.1
国外对高温后钢结构性能研究较早。1932年,英国也开始进行单根构件的抗火试验,随后各国纷纷开始类似试验研究。原苏联对火灾损伤建筑物的技术鉴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于1985年出版了《火灾损伤建筑技术鉴定》专著。美国、日本、欧洲也都有类似的相应规定和标准。1995~1998年,英国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卡丁顿试验,即一幢5m x3m跨的8层钢结构框架楼房的足尺火灾试验[2]。此试验针对火灾着火区的升温过程及构件内的温度分布,以及高温下和高温后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工性能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大量关于整体钢结构火灾反应的资料,对以后的钢结构抗火设计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1998年Liew采用二阶塑性铰方法分析了火灾下大开间半连续钢框架的整体性能14]。比利时的J.M.Fanssen在《真实火灾安全思想》一文中也给出了实际的火荷载、通风、分区隔墙和楼板的热学性能和着火房间的形状、尺寸等影响火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