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卷,第8期 2015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5,No.8-pp2130-2135
August,2015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黄翼飞,蔡赞”,胡静,林丽琼”,肖小华2*,李攻科
1,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2,申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法良好的分离能力和红外光谱法结构鉴定的优势,适合复杂未知物成分分离及其定性定量分析。本文综述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GC-IR)、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介绍GC-IR同其他检测器联用的连接方式。重点综述广GC-IR谱图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石油化工、日用化工、有机反应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综述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DO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 (2015 )08-2130-06
主要由GC和GC-IR接口、IR和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四个主
要单元组成。
色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高分离效率成为理想的分离和定量分析工具。气相色谱(GC是一种成熟的分析技术,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既有GC良好的分离能力,又具有MS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是目前复杂混合物分离和化合物定性的常用工具,在食品分析门、环境分
析2]、药物分析3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然而,GC的定性能力较差,采用单一GC-MS技术在确定复杂体系样品中的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时,仅MS自检索结果很难确定其结构。红外光谱法(IR)具有快速、非破坏性、多种成分同时分析等特点,有化合物"指纹”之称,它可以提供化合物极其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且具有特征性,是有机物结构解析的有力手段。但是红外光谱原则上只能用于纯化合物,对于混合物的定性分析常常无能为力。气相色谱-红外光谱(GC-IR)联用技术是将混合物分离后,再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结合了两种分析手段的互补优势,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的有机混合物结构分析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C-IR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GC-IR联用系统 1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收稿日期:2014-01-15,修订日期:2014-04-26
FTIR
4o
INTERFACE
GC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GC-FTIR system*
1 : Interferometer, 2, Beam splitter ; 3; Source ; 4 : MCT deteelor 5 : Light pipe ; 6 : Transfer line ; 7 : GC column , 8 : FID detector
样品经GC分离后按保留时间顺序进入GC-IR接口(In-terface);同时经干涉仪调制的干涉光汇聚成IR光束。随后,干涉信号被汞碲(MCT)检测器检测并被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采集。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存储采集到的干涉图信息,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组分的IR谱图,通过谱库检索得到
各组分的分子结构信息 1.1GC-IR接口
在GC-IR联用仪器中,GC-IR接口是影响仪器灵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光管技术、基质隔离技术和直接沉积技术。该接口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近十几年来,GC-IR主要是作为一种检测工具,极少有对其接口进行改进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光管技术商品化最
基金项目:申山大学-广东中烟烟草分析科学联合实验室项目(粤烟工05XM-QK[2012022)资助作者简介:黄翼飞,1976年生,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e-mail : hyfchem@ outlook. com
e-mail : xiaox hua@ mail, sysu, edu, cn ; cesgki@ mail., sysu, edu. en
*通讯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