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利用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实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利用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实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2.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1:48: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利用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实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第32卷,第1期 2012年1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2,No.1,pp41-45
January,2012
利用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探测实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赵辉,王贵师,蔡廷栋,高晓明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物理化学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以1.573um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结合高精细度光学谱振腔的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选择CO:在6357.3116cm-1的吸收谱线,对实际大气CO;分子进行了测量。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有效方程,对谐报腔吸收程长的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标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密度光学诺振腔的有效吸收程长为~1195.73m,测得实际大气CO;的浓度为~388.3ppm(S/N~22),最小可探测浓度为17.65Ppm。将波长调制技术与OA-CEAS技术结合后,最终将CO2分子的最小可探测浓度提高到0.36ppm(S/N~1064)。
同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CO;高精密度光学谱振腔;最小可探测浓度;波长调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0433.1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2)01-0041-05
OA-CEAS的理论在文献[6,7]里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离轴腔可看作是空气欧的法布里-珀罗腔,激光在腔内的传输可以用图1来描述。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猛增、大量矿质燃料的燃烧、森林的大面积砍伐等人为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CH,CO, CFC和O,等气体,其中CO,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60% CH占20%,N.O、氟氟烃等工业气体和臭氧占20%。工业革命前,大气中CO:浓度一直在200280ppm之间浮动,据美国冒纳罗亚气象台记录的数据,2008年大气中CO平均浓度达到379ppm,比一年前上升了3ppm,创历史最高值。因此对CO: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cs-o-
为了实现浓度在ppm到ppt量级的痕量气体的在线探测,发展了许多增强灵敏度及减小噪声的光谱学方法,每种探测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探测灵敏度及选择性要求来选用具体的探测方法。文中利用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OA-CEAS)技术,选择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采用扫描及波长调制对实际大气中CO,进行了
测量。 1
实验原理 1.1
离轴腔增强吸收光谱(OA-CEAS)技术收稿日期:2011-03-16,修订日期:2011-07-20
R
1-d
Fig, 1Fabry-Perot cavity
R
设人射光强为I,腔内单程损耗为L,前腔镜和后腔镜的表面反射率均为R,忽路腔镜中的损耗。
第一次出射光强为
I; = Is(1R)(1L)(1R)
第二次出射光强为
(1)
I2 = I (1R)(1L)R(1 L)R(1L)(1R) (2) 第三次出射光强为
()(()()()" =
(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项目(YZ200818)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AA06Z204)资助
作者简介:赵辉,1984年生,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研究室硕土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
万方数据
e-mail; xmgao@aiofm, ac, cn
e-mail: zhhui08@mail. ustc, edu cn
上一章:自动光学检测设备重复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 下一章:传统质量工具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大气中HONO和NO2的实时探测 GB/T 34286-2017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 GB/T 34286-2017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QX/T 42-2018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QX/T 429-2018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基于空芯光纤增强拉曼光谱气体探测方法研究 基于亮温光谱和主成分分析的大气污染气体探测 应用银溶胶膜探测水中抗生素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