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1期 2010年1
光谱学
与光谱
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研究丝织品的老化
张晓梅,原思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
Vol. 30, No. 1,pp262-265
January,2010
摘要中国考古出土的丝织品数量大,种类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丝蛋白易于降解老化的材料特性,有许多保护间题需要研究解决。对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老化特征的分析检测有助于了解丝织品的保存状况,并可为保护方法的选择与改进提供帮助。文章通过X射线衔射分析对丝织品老化特征及结晶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样品为经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的白色丝织品和出土于湖北、陕西、内蒙古、青海的古代丝织品。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揭示丝织品的老化作用过程和老化特征,以及相应结晶度的变化,对于出土古代丝织品保存状况及老化机理的研究来说具有实用价
值。同时还可为了解古代染织工艺的发展提供信息。关键词丝织品;结晶度;X射线衍射;老化
中图分类号:G264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0)01-0262-04
ATR)研究传世丝织品的老化特征,结果表明通过测定取向度指数的方法可以了解劣变程度和保存状况,为丝织品保护提供依据},X射线衍射分析法是常用的测量结晶度的方
丝织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材料,易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降解老化。如同高分子案合物的老化一样,丝织品的老化是指改变其结构或性能的任何过程。
丝是以微结晶和非晶链分子沿纤维轴方向定向排列,但并不是完全平行排列,因此有一定的取向度和结品度。在丝索的结晶区,主要存在的是丝素-β折叠结构,肽链的链段排列整齐,相邻肽链闻的氢键和分子间引力使它们结合得相当紧密,抵抗外界拉伸的能力强,所以蚕丝的强度大。相反在丝素的非晶区,肽链不呈整齐、密集的排列,而有弯曲和缠结,这些弯曲结的肽链段在外力拉伸下可以变直、伸长,从而使蚕丝具较好的伸度,而在除去外力后,又可部分恢复原状,故蚕丝又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率,这样,丝素中存在结晶区和非结品区,这两者又有适当的比例和分布,使蚕丝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力、伸度和弹性。结晶度高,即纤维间分子排列愈规整,缝隙、孔洞较少且较小,分子间结合力愈强,纤维的断裂强度比较高,但胞性可能增加[1-3]。
天然蛋白质的有规则结构是分子中次级键互相作用联结而成的,所以容易被物理和化学因素所被坏。所谓次级键,即氢键、盐键等。次级键的破坏使丝纤维从有规则的紧密结构,变为不规则的松散结构,从面导致结品度降低。
有学者利用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Pol 收稿日期:2008-11-16,修订日期:2009-02-18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同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联
作者简介:张晓梅,女,1966年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剧教授方方数据
法,但利用该方法研究不同老化因素下丝纤维的老化特征,从面为古代丝织品的保护研究费供依据,尚需做进一步探索。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对丝织品在老化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所用样品为人工老化的白色丝织品和分别来自湖北、陕西、内蒙古、青海出土的占代丝织品。人工老化包括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
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使用的实验材料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工老化的现代丝织品,人工老化包括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一部分是不同出土地点、不同保存状况的古代丝织品,分别出土于潮北江陵风岚山西汉墓、陕西白水宋基、青海都兰吐番墓、内
蒙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基,均为随葬织物残片。 1.1.1材料加速老化方法
人工老化的现代丝织品采用未增重、脱胶的现代丝绸,未老化样品编号NA。
热老化:在150℃对现代丝织品进行热老化,样品编号用R,表示,代表1,2,3,*,下同。
光老化:用365nm和375W紫外光老化装置对现代丝 email;zxm@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