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RFID技术的VIDCS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VIDCS的设计与实现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3.1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7:13: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RFID技术的VIDCS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设计与开发
基于RFID技术的VIDCS的设计与实现
孙伟强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通过简短地介绍,为人们从RFID技术角度展示了一种综合的、动态的、实时的道路交通管理方策。
关键字:环境感化交通管理RFID 中围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50014-01
(U)我国交通部门每年都要为全国许多城市的交通,进行总体方案的制定和具体道路规划的方案论证和审批。据统计,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5000万辆,并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还在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增加。由于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方案滞后于车病的增加速度,不能为交通管理和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动态数据。
(2)针对目前我国道路管理系统的不足,我们提出了适合我国交通现状的新的系统解决方案VIDCS(VehicleInformationDynamic CollectingSystem),该方案是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车牌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对行驶中的所有车辆进行不停车监测,自动采集道路行使车辆信息,该系统不但能够当车辆在某一路段的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提出拥堵预警,同时提出交通信号配时方案,而且还能够对车辆号牌进行自动监控比对,在出现非法号牌立即报警,提醒执法人员拦截处置。系统生成的数据格式完全适合交通管理部门的需要。实现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全天候、全自动、准确性、高效率。
(3)系统设计原则: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及易维护性原则、标准化。可实现自动收费、自动通行控制、在系统扩展性上以实用和可裁减为原则,保证系统在各种场景下的通用性。在操作系统的设计选取上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了使车辆管理系统可靠的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考虑:脱机处理、全天候工作。
(4)系统组成及功能:交通流量和流向的参数是交通信号控制、管理和交通流诱导等的重要指标。VIDCS系统的信息导人使基于CORBA机制和GIS数据库应用于城市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的数据史加完整,可以进一步集成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10/122接处警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优秀的交通科技设备、为用户提供城市交通指挥中心解决方案。
下图是VIDCS的系统构成图,在该系统中RFID识别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其他系统都是该系统的辅助和补充。
VIDCS软件系纯
交通道路规
净店信
控制
地绿
公内满廣

速公

o 12 2 摘
图1:VIDCS的系统构成图
交通调导营理
(5)系统功能、系统支撑硬件组成:该系统主要为交通管理提方方数据
敬字线
供了电子凭证、涉车稽查、双卡认证、状态统计、动态管制、信息发布、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支撑整个系统的底层硬件包括电子车牌、司机卡、RFID信息采集设备三部分,其中“电子车牌(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 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面向汽车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环境及应用需求,按照“资源型应用”的基本原理,将工作于UHF频段的无源RFID芯片,二次研发为一种陶基型汽车专用电子标签;用其作为介质,为被标识的汽车建立起以身份特征信息为核心的、终身的、可靠的、唯一对应的“电子镜像”依托系列的RFID技术手段,将这一“电子镜像” 真实、可靠、完整地映射到应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上。
理,支持或实现对运行于现场实景中的被标识汽车的物理实体的监管、服务。并由此开发和形成丰富的“涉车信息资源”,供汽车道路交通领域的各项涉车作业所应用,从面为现代道路交通系统提供基础性、资源性支撑,推进道路交通的信息化、数字化。而司机卡主要为人体佩戴的需要设计的、具有高速高性能的双频(HF+UHF)标签,该标签技术符合高频和超高频相关协议标准。RFID信息擦及设备按照其安装方式又可以划分为固定式、手持式、桌面式三类。
(6)系统的技术指标:系统指标:系统识别率:99.99%(识别距离内);响应时间:从读卡到道闸打开的响应时间小于3秒,并且1-3秒可调;识别距离:超高频阅读器识别卡的距离不小于 5米,覆盖范用可调,高频阅读器识别距离0.5~6cm厘米;识别速度:超高频读卡时,标签最大的运动速率不低于40公里/小时。系统容量:每个基站系统可以容纳不低于20000个用户信息。
无线指标:工作频率:840-845MHz,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带宽:支持250KHz(中国);
发射功率:最大2W,2~33dBm(步进1dB);调制方式:支持SSB-ASK,DSB-ASK,PR-ASK调试;调制深度:支持 70%,80%,90%,100%,软件可配;通讯速率:支持最大前向160kbs,反向640kbps,可以配置40、80、160、320,640的速率;标签编码:支持FM0编码,支持Miller2,4,8编码;采用标准:支持EPCG2、IS018000-6B,以及将来的中国标准,均是可升级的与远程可下载的。
可靠性指标。MTBF:不低于10年;RFID应用于车辆管理后,着重体现了以下特点:采用基于超高频RFID的电子车牌技术,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国际岛形象:通过电子车牌以及双卡对应、导游卡等技术,实现对黑车、黑司机、黑导游的打击;采用非接触式RFID技术,支持远距离读卡,保密性高、不可伪造、识别速率高;在技术选择上,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方便、快捷、准确的收费和满位显示服务功能、车辆保管的安全性功能、经济合理的运营成本;提供完善的防盗功能,包括一车一卡技术、双卡认证技术,系统可以集成图像识别技术以提高整体性能。
上一章:水汽密封技术设计 下一章:企业升级IP必须知道的4个IPv6谬论

相关文章

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家具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的智能货架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网络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和LabVIEW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eTPU技术的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指纹技术的高校考生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ZENI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