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技术
PTN绑定错误造成业务中断的故障处理
谷艳萍王银敏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菏泽市分公司山东菏泽274000)
数字投本与成用
摘要:因原有SDH、MSTP网络已不能满足通信业务的发展需本,PTN使因势而产生。它不仅继承了原SDH的电信级特性和二层设备的统计复用、组播等技术理念,而且又具备分组核心,解决了TD基站、LTE基站大带宽等的需求。蜂火PTN绑定错误遗成业务不通的情况维护中常理到,处理起来比较繁项、费精力,现将维护中理到的一个案例共享一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绑定改障处理中图分类号:U286.51
文献标识码:A
烽火PTN静态ARP绑定,更换BBU后LTE业务不通案例。 1故障现象
某天无线侧反馈说某站点的LTE业务出现中断,在主用L2/L3设备对基站侧进行PING操作,业务IP和管理IP都不能正常PING通,基站侧IP地址为100.91.239.251和100.93.239.251,查看该站点的PTN640 设备的MSK1盘的对接口,可以看到基站侧BBU发来的广播包和数据包,查看端口正常发包,单盘上没有任何倒收告警。在主用L2/L3设备进行shiproute和sharpat100.91.236.251,可以看到站点绑定的静态的ARP的MAC地址为FC-C8-97-D9-A0-71。(如图1) 2故障处理
(1)传输侧首先对业务进行重新配置,并对站点进行重新下发设备配置,随后对站点进行PING操作,业务仍然不正常。
(2)查看站点的PTN640设备的XCU和MSK1的单盘均未出现异常告警,利用PTN640设备的PW保护强制倒换到备用VC上,故障仍然存在。
省干/主L3
t
主L2L3
主PW
已配包配已配包醇 2
R
下行有业务发到备L2/L3
设备上来
ysud
已部著已部客已部窖包部器已部客已部客 a 已部窖
收稿日期:2015-01-10
图2
JN 备PW
雪干/备L3 备L2/L3
口,贴穿过维入常
ROLAESEENN
中口
LATR
PW与a站a时
PSVN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1-0018-01
(3)无线侧人员通过BBU进行上层抓包测试,发现抓到的MAC 地址为FC-C8-97-D9-A0-71,反馈说这个站点的BBU进行过设备更换,固此站点的MAC肯定出现变化,新换设备的MAC为FC-C8-97-D9-B0-51,但是传输侧的静态ARP为FC-C8-97-D9-A0-71,初步怀疑是站点的MAC不一致,不能互相学习导致站点不能正常PING通。
(4)对主备L2/L3设备上的静态ARP进行删除操作,利用进行动态ARP进行学习MAC地址,通过PING站点侧的IP可以学习到的站点的新的MAC地址FC-C8-97-D9-B0-51。重新对站点进行静态
ARP的绑定,业务恢复正常。 3故障分析
桥节点设备的RCU协议栈中学习到的基站的IP和MAC地址也必须在L2/L3节点进行配置静态arp,非PW元余模型即单点下挂接人层的,需在L2/L3单节点上配置,PW允余模型的,需在其主备L2/ L3上配置对基站的静态ARP。缘由如下:A防止RCU的变化(重启/ 掉电/升级)导致动态ARP没有后,此时基站未发送免费ARP请求的这段时间内,业务中断。B、备用L2/L3配置静态ap的原因是,当网内发生一些变故导致业务需要从备L2/L3通过备用PW传输至基站时,若在备L2/L3节点无基站的静态ARP的话,则业务根本无法进人到备L2/L3节点的三层,在L2/L3备节点的NP盘无法形成对应的转发关系,导致下行业务无法通过备L2/L3节点传送至基站侧。(如图2) 4故障总结
(1)首先无线侧更换设备时,必须和传输人员进行配和,要求传输侧将静态ARP删除,待重新学习到新MAC地址后重新进行绑定。
(2)对L2/L3设备进行设备升级,实现ARP的热备份,不再进行静态ARP的绑定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基站更换设备后不重新绑定 MAC地址,出现业务不通的现象。
100.91.239.248 |L3VPN-4
L3VPN-4
100.91.239.249
L3VPN-4
100.91.239.250
L3VPN-4
152662:16:00m
100.91.239.248 |1.3VPN-4
L3VPN-4
100.91.239-249 100.91.239.250
L3VPN-4
100.91.239.851
L3VPN-4
图1
FC-C8-97-D7-09-5D FC-C8-97-D7-04-63 FC-C8-97-D5-A6-42 FC-C8-97-09-A0-71[FC-C8-97-D7-09-5D FC-C8-97-D7-04-63 FC-C8-97-D5-A6-42 10060260
248 249 250 251 248 249 250 251
[L2VE0/0/32 L2VE0/0/32 L2VE0/0/32 L2VEO/0/32 L2VED/0/41: L2VE0/0/41 L2VEO/0/41.: L2VE0/0/41.
作者简介:谷艳萍(1977一),女,山东满泽定陶人,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工程师,主要研究通信维护技术方面;王银敏(1975一),女,山东菏泽人,
本科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通信维护技术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