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PTN与SDH的技术比较分析

PTN与SDH的技术比较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18:03: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PTN与SDH的技术比较分析 通信技术
PTN与SDH的技术比较分析
朱齐雄
(江西山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九江332100)
数事其本开写流用
摘要:作为主要光纤传输技术,PTN与SDH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并,目前作为主流技水的SDH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跟上电信网络业务IP化与网络高平化的发展需求,需要对PTN技术进行研究,充分发择其所其有的有点,扩大技水遗用范围,提高光纤传输质量。本文对PTN和SDH 技水进行了对比,并对发展应用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PTNSDH光纤传输中图分类号:TN914.332
文献标识码:A
PTN技术为传送网技术和数据网技术的融合,有效综合了 ATM,TDM.承载以太网,IP/MPLS等业务,可以更好的满足可靠性、标准化、扩展性以及OAM等电信级业务需求,为可以取代SDH 的主流技术。通过对PTN和SDH技术的比较,确定传输技术所具有
的特点,对技术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1PTN与SDH技术比较
1.1SDH技术
SDH技术核心为电路交换,融合了复接、线路传输和交换功能,并且通过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现在应由最初为其他系统设备提供TDM业务扩展到ATMTDM,IP等业务,SDH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且应用比较广泛,系统实际应用可靠性高,可以支持E1,IP、ATM等多种业务的接人,并且传输安全性与可靠性高,还具有一定自愈保护恢复功能。同时,系统网络管理功能较强,还可以实现平滑升级和扩容。但是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已经逐渐不能完全满足电信网络传输业务需求,录露出承载率较低问题,大量带宽会被系统浪费掉。并且对于基于以太网的用户,不能为其提供多等级高质量的服务,为面向非连接服务类型,不能满足端到端质量需求。
1.2PTN技术
PTN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网络传输业务缺点,同时又保留了SDH系统保护倒换技术,同步时钟、管理维护等功能,还吸收了IP网络传输数据业务的有点,具有多种技术的有点,可以更高程度上达到ALLIP化对传输网的要求PTN技术具有强大的OAM,能够实现对网络的监控,进而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威胁并采取措施保护,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并且与SDH技术相比,其具有高带宽特点,可以提供千兆和万兆网络接口,进一步提升了业务带宽。且具有更高的网络承载效率,其主要选择用分组交换形式,系统开销不会
多占用过多资源,与SDH相比,具有更高的网络承载效率。 2PTN技术应用特点
2.1网络同步 2.1.1频率同步
频率同步功能的实现,对于PTN技术来说,一般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与SDH接口来实现,同时还能够通过NTP、PTP协议来进行频率同步信号分配。PTP上层协议方案在应用时,精度远远小于物理层方案,为保证业务承载能力,现在光纤传输系统多选择用基于同步以太网方案,并且同步线路上PTN设备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同步以太网性能,上游网元通过GE/10GE等以太网线路,来达到下游时钟信号同步传输的目的"。同时,下游网元也可以通过提取从线路码流内获得相应的始终信息,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2.1.2时间同步
SDH技术不能实现直接提供时间的业务能力,需要利用各站点接收GPS信号进行处理后实现。面PTN技术与SDH技术相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直接通过IEEE1588V2手段达到时间同步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直接代替GPS方案使用日。
2.2服务质量
将SDH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看作刚性管道传输,则可以将PTN技术看作为弹性管道传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SDH所有传输管道均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024-0
按照TDM机制分配,呈现出多条管道并行特点,各管道间不会对内部传输的水流大小产生影响,具有严格的抖动、延迟,带宽等QoS保证,和安全隔离机制。而PTN弹性管道介于SDH与IP无连接传送中间范围,在传输过程中,每个管道传输存在的抖动、延迟,丢包率等均会对其他管道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以突发性业务影响最为严重,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光纤传输实际需求分析,以提高系统综合业务承载能力为目的,在对PTN技术进行分析时,需要引人QoS机制,如流量整形、流分类与流标记、流量监管、队列调度、拥塞管理等,确保可以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承载3)
3PTN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1技术应用主要方向
PTN分组化交换核心技术,使其具有带宽统计复用能力,更适合用于流量稳定性低以及突发性强的分组业务。就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来看,需要优化的问题是对TDM业务的承载能力,即使能够通过仿真手段来满足TDM业务运行需求,但是在接人能力上比较低,一般处于TDM业务承载补充的位置。SDH作为TDM的典型技术,其主要为电路交换核心,以固定带宽时除为交换颗粒,完全可以通过单板级别分组化来达到分组化业务有效运行的目的。
3.2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现在光纤传输技术不断更新,传输网络建设也更为完善,不仅能够满足现有各项业务运行的需求,同时还具有一定前瞻性,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的业务需求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相应的技术来建设,确保传输系统具有可承载所有业务运行的能力。从分组业务承载力、网络融合支撑以及业务可扩展性等角度分析,SDH与PTN技术相比较,后者具有更大的应用优势。但是其自身也可以对路由功能进行有效融合,对比SDH技术相比,其具有更大的可能会成为下一代综合业务综合承载网主流技术。在全面IP化背录下,SDH技术所具有的缺陷会不断增多,但是还可以继续应用到承载较多TDM业务,以及对安全性和QS要求较高的场合。
4结语
对传送网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核心目的均是满足当前业务运行需求,不能单纯对比技术指标优劣,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PTN与SDH技术作为光纤传输的核心手段,在面对传送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录,需要正确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缺点,通过
合理的应用来充分满足不同传输网业务需求,参考文献
[1]余文辉,车伟扬.PTN与SDH的技术比较及发展趋势分析[J].光通临技术,2011.12:47.
[2]黄煜.PTN技术在传输网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3]李秀伟.SDH技术原理及应用优点分析[J].情惠通信,2013,01:240
收稿日期:2016-09-25
作者简介:朱齐雄(1987一),男,汉族,江西九江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光纤通信接入工程、无线通信工程勘察、设计、维护工作方方数据
上一章:pacs系统在体检中心的实施与应用 下一章:测量通道信号中频谱分析仪的应用

相关文章

激光测量技术在机床误差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禄口机场液压电梯性能的分析与比较 西湖旅游历史高峰期的分析与比较 PLC与单片机和DCS的比较分析 宽带城域网技术特点分析与比较 3种改进混匀取料机液压系统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国内外低碳产品认证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CPR1000与EPR台山项目压缩空气系统控制功能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