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TD寻呼原理及寻呼策略优化的方法

TD寻呼原理及寻呼策略优化的方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3.5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18:04: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TD寻呼原理及寻呼策略优化的方法 ·理论操素·
TD寻呼原理及寻呼策略优化的方法
蔡欣华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上海
200030)
数字技术与应用
【摘要]寻呼成功率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于所有手机用户是否能够成功作被叫来说十分重要。寻呼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固素:位置区,导呼方式,寻呼组设置和无线环境,本文主要讨论寻呼策略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位置区寻呼原理
导呼策略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1寻呼原理
与固定通信不一样,移动通信中的通信终端位置是不遇定的。为了建立一次呼叫,核心网(CN)通过Iu接口向CTRAN发送寻呼信息,UTRAN通过Lu接口上的寻呼过程发送给UE,使被子呼的E发起与 CN的信令连接建立过程。根据LE所处的
状态,寻呼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1导呼IDLE模式或PCH状态下的UE"!该过程用于在于呼控制信适(PCCH) 上给选定的处于空阅模式,CELL_PCH或 URA_PCH状态下的CE传输寻呼信息,寻呼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功能:网络高层(核心网)可能要求寻呼,发起呼叫或建立信令连接,达种寻呼请求通过lu接口来自核心网,UTRAN能在CELL_PCH或 URA_PCH状态下启动对个UE的寻呼以触发小区更新过程或通知在空闲模式。 CELL_PCH或URA_PCH状态下的UE读取更新的系统信息。
触发条件:寻呼类型1由UTRAN发起,UE中的处理过程由接收到的消息触发。
(1)用于CS城连接(如图1)(2)用于系统酒息更新系统消息更新
TYPEI消息由UTRAN发
PAGING
起,用于指示系统消息的更新,在PAG-ING TYPE 1消总IE*BCCH modification information"中指示系统消息的更新;UE 在收到PAGINGTYPE1消息后,读取更新的系统消息。
1.2寻呼处于连接模式下的UE
该过程用于导呼处于连接模式 CELL_DCH或CELL_FACH状态的某个 UE.
触发条件:寻呼类型2由UTRAN发起,UE被动接收。
UTRAN在DCCH信道上发送PAGING TYPE2消息,其中包含:寻呼UE的"PAGING Record Type Identifier", CN domainidentity=CS.UE在接收到“PAGINGTYPE2"消息后,在上行 DCCH信道上发送"INITIALDIRECT TRANSFER"消息,
UE
PAGING TYPE 1 图1
流程图
万方数据
UTRAN
2寻呼优化介绍 2.1寻呼策略设置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7016501
对于每次寻呼的时长的设置,则应该视具体的网络情况来定,-般来说,如果
同GSM网一样,TD网存在TMSI寻呼和IMSI守呼两种寻呼方式。在GSM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分配了一个惟一的IMSI, IMSI写在移动台的SIM卡中,长8字节,用于用户身份识别;TMSI由VLR为来访的移动用户在鉴权成功后临时分配,仅在该 VLR管辖范国内代替IMSI在空中接口中临时使用,且与IMSI相互对应,长4字节。因此空中接口的寻呼信道在使用IMSI方式寻呼时,寻呼请求消息中只能包含2个 IMSI号码,而使用TMSI方式寸呼时,则可以包含4个TMSI号码。因此,使用 IMSI方式寻呼带来的于呼负荷会比使用 TMSI方式寸呼增加一倍,并且采用TMSI 导呼可以提高用户安全性。
在用户的位置区信息已知的情况下,第一次于呼会在该位置区进行,如果第一次寻呼失败,则第二次的寻呼方式则根据参数的设置是否进行第二次寻呼,继续对该位置区进行寻呼还是对所有位置区进行寻呼。同样,第二次导呼可以采用IMSI或者TMSI进行寻呼,
在用户的置区信息未知的情况下,第一次浮呼会在所有的位置区进行,如果第一次予呼失败,第二次的寻呼方式则根据参数的设置,
如果打开二次寻呼,则
其使用IMSI 呼
在所有置区进行重复寻
核心网的寻呼策略应该根据该交换机以及RNC的负荷以及信道拥案情况合理设置。对于较为负荷较低的可以采用第一次 TMSI+LA,第二次GLOBAL+IMSI方式进行,而对于负荷非常高的可以采取第一次 TMSI+LA,第一次IMSI+LA的方式,
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的区域可以考虑开启三次寻呼,但是一般含使用一次子呼之后Iu口以及空口的负何会大大增加,并且寻呼时长的进·步增大导致用户早释,反过来造成子呼消息的丢失,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2.2寻呼时长设置
寻呼时长相关的参数主要均包括第一次 LA寻呼的响应时长(PAGTIMEFRSTILA)、二次LA寻呼的响应时长(PAGTIMEREPILA)、第一次GL寻呼的响应时长(PAGTIMEFRSTGLOB)、第二次GL寸呼的响应时长(PAGTIMEREPGLOB)以及从发起手呼到成功分配信道的时长(TIM NREAM)。注意:TIM NREAM >(First Paging + Second Paging) Timer ! 。
覆盖情况不是很理想的话,则第一次寻呼的时间可以长一些,而对于信号比较好的地区,建议第一次事呼的时间可以相对的短一些,但总的寻呼时长应该不要过长,以引起主叫用户早释的情况发生。其体呼时长的设置不能千箱-律,应该根据该交换机实际呼响应时长的分布选取合适的定时器时长。
2.3隐式分离时长的设置
网络覆盖准免存在漏洞,因此当用户进入期信号履益区或者尤覆盖区时,将不能收到网络的于呼或者无法响应,影响于呼成功率。固此如果将这部分用户设置为 DETACH状态,网络不会对这部分用户进行导呼,将能改善一定的争呼或功率。一般在交换侧的隐式分离时间只要略大于 RNC侧的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T3212)的设置,一般10-15分钟为宜。设置过长会影响寻呼成功率并增加信令负何。如果系统负荷较低,则可以进-步减小T3212以
及隐式分离定时器。 2.4减少信道拥塞
PAGINGTYPE1的TD寻呼流程, RNC从Iu凹收到PAGING消总之后,利用导呼控制信道PCCH向VE发起寸呼(对于 PAGINGTYPE2则利用DCCII发起寸呼),UE科用公共控制信道CCCH发起 RRC连接请求,之后利用专用控制信道 DCCH进行子呼响应。因此lu口,PCCH, CCCH,DCCH的拥案均会影响等呼成功率,因此信道的合理规划以及负荷监控、
及时扩容都是十分重要的。 3总结
以上分断可以影响寻呼成功事,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增强网络覆盖。寻呼成功率实质上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关系到无线,交换的多个方面。无线覆盖,基站的稳定运行,无线参数的是否合理,交换制参数的是否合理,数据配置的合理性等等,都对指标有着很大的影响。以上列出了寻呼成功率常见的优化方法,针对具体的地区,还雷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合理地使用上面提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体系与信令流程,段红光,毕数,罗一静,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
数字技术与应用
165
上一章:测量通道信号中频谱分析仪的应用 下一章:齿距误差测量及分析数字化研究

相关文章

上网卡对3G网络寻呼的影响分析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模式及优化策略 TD-SCDMA网络设计、评估及优化实践 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现状及优化策略 TD-SCDMA网络室内覆盖及优化分析研究 略论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 汽轮机高压调节汽门摆动分析及控制策略优化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