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事批备与率用
应用研究
航空装备可视化保障系统的技术应用及建设研究
邵雨哈辛后居桂云秋徐启丰
(空军勤务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航空器材保障是确保飞行良好状态的重要环节,航空器材全寿命管理也日益成为保障领域的关键内容。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有利于实时掌握航空器材保障状况,提高航空器材保障效率,是航空器材全寿命管理的先进工具,也是航空器材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如何建主可视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航空器材保障系统,使航空器材保障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关键词: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全寿命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1建设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的必要性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使得数据处理与浏览更加方使快捷。当前,对于迅速、准确掌握航材器材的数量、质量、消耗、需求等相关信息的要求提高到了新台阶。由于当前器材保障可视化技术不成熟,我们还不能实现对库存器材的完全可视化管理,航材保障人员获得保障器材工作状态信息时一般采用电话询间,查看报表或到现场调查的方式,所获得信息往往不准确、不及时、可预见性差,极大地困扰了航空器材精确保障、高效保障的要求。因此,建设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实时章握航材保障状况,提高航材保障效率和效能,是航材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
2建设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造就了人民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而且帮助我国航材部门建立起了多个网络互联系统,为研发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平台。建设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可以借鉴当今发展应用十分成熟的VR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企业的ERP系统,后勤器材的MIS以及国外相关领域开发的系统,都可以为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
3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借鉴国外关于可视后勤的相关观点,依托靠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精确、高效、实时地获取和处理航空器材的性能参数、需求信息、保障过程、消耗预测、损坏维修状态等数字化信息,建立起一体化的航材综合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将资源需求到配置结束整个补给链进行动态整合,确保航空器材保障部门能够为上级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及时面准确的航空器材信息和保障动态。
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应包括可视化器材存储和管理系统航空器材保障信息网络、器材供应路线计算和运输跟踪系统三个模
虚拟现室
北斗技
人工
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
可视化器材有储和管理系统
航空器材保险信息网络
器材供应路线输跟踪
图3-1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技术结构图
收稿日期:201601-11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3-0093-0) 块,见图3-1。
(1)可视化器材存储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源数据条码自动采集、源数据人工录入、温湿度传感器自动采集、视频信号自动采集、数据自动提取和电子数据交换。该系统的技术核心是利用光学记忆卡、条码技术、射频标签技术等手段自动获得源数据信息,其中,库存器材数据自动采集主要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二维码主要用来描述航空器材性能状态参数,它可以后台数据库从脱离,为使用人员提供需要的航材信息。可视化器材存储和管理系统通过航材保障信息网络传输静态和动态信息,实现航材储备、消耗、分布情况,器材周转情况,地方生产企业的分布和资源情况的高度可见性
(2)航空器材保障信息网络。网络最显著地特点是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航空器材保障信息网络应包括所有体系下的网络互连,采取分布式结构,实时,交互式作业的方式,形成网络化并共享数据资源。通过此系统可以对全部的航空器材进行全天候动态跟踪,使得航空器材保障更加透明.实现周转物资、调拨物资资源及其分布的动态和静态可视化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参战部队正在执行任务的性质,确定所需航空器材的种类与数量的要求,为正在组织战时航材保障的指挥人员提供辅助决策,
(3)器材供应路线计算和运输跟踪系统。航材主管部门接到需求点发出的供应请求,网络经过三维画面动态显示所需航材存储网点及存储资料,根据就近供应原则,系统通过运输方式、路径和航材调运优化模块,根据所掌握的当时、当地具体情况,迅速给出航材前送方案。该模块能够优化并生成运输路线图,自动计算分析从各点之间最优路线、距离和所需时间,并显示该路线的详细信息。运输跟
开发此系统时的关键是在相关保障点安装射频问答机和使用卫量跟踪技术,通过在物资运输装置上安置射频标签,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递有关数据,为航材主管部门制定运输方案,申
请派遣运力提供辅助手段。 4结语
航空器材可视化保障系统是为了适应未来高新技术器材保障的需要,在进一步完善航室器材保障体系网络的同时,抓紧建设套基于虚拟实现原则的,可模拟各种条件下航空器材的调拨、运输、供应的仿真系统。使其成为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指挥自动化等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完全实现航空器材全寿命过程的信息动态跟
踪、保障智能决策、模拟训练仿真功能。参考文献
[1]马保国.辛后居.航材管理临息系统[M].徐州:空军勤务学院出版社,2012.
[2]张作则.关于可视化航材仓库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7)。
作者简介:部函晗(1992一),男,江苏南京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装备保障智能决策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