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4期 2010年4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不同产地双色牛肝菌FTIR光谱鉴别研究
周在进1,2,刘
刚1.,任先培1
650092
1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云南昆明 2.淮明工学院计算科学系,江苏淮安223001
Vol. 30,No. 4.pp911-914
April;2010
摘要同一种费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子实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借助于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1350~750cm"1范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8.87%以及主成分载荷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样品在该段光谐的主要信息。对前三个主成分作投影晶示并进行比较,发现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作二维线形投影,对不同产地的双色牛肝菌有较好的聚类和鉴别作用,所有样品被划分为5个区域,98.3%的样品被正确归类,研究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野生双色牛肝菌进行鉴别分类。
双色牛肝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鉴别分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O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0)04-0911-04
互作用的有力手段。它能够给出样品的化学组成方面的丰富信息,根据红外吸收光谱谱峰位置可以鉴定多种有机化合物及某种官能团的存在,确定其基本骨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
双色牛肝蘭(Boletusbicolor),属伞菌目、牛肝菌科、牛肝菌属的一种食药用外生菌根菌,一般于夏秋生于松栎混交林中地上。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福建等地(1-2)其中云南地区野生双色牛肝菌分布最为广泛,也是市场上最为畅销的品质优良食用菌之一。双色牛肝菌菌肉肥厚,味道鲜美,营养极其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类物质和矿物元素等。双色牛肝菌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增强免疫、抗癌、抗病毒、抗辐射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食用菌(3.4)。
由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区的野生食用菌,化学成分的积累不同,其营养和药效也不尽相同。不同产地野生食用南的零别对于野生食用菌的市场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传统的野生食用菌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食用菌子实体的外观形貌、孢子的显微结构、食用荫生长特性等进行鉴别,但这种方法很难鉴别出藤结的不同产地来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合物中功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的结构分析技术,能够反映分子官能团的报动模式,具有指纹特性,已成为探测生物组织中大分子结构及相
收稿日期:2009-05-18,修订日期:2009-08-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60068,10764006)资助
作者简介:周在进,1970年生,准阴工学院计算科学系讲师
*通讯联系人
万方数据
e-mail; gliu66@163.com
同样品的红外光谱来反映样品在植化组成上的差异程度,而结合化学计量法,利用光谱吸收强度可以定量地计算出各种化学组分在样品中的相对分布等,这种技术具有快速、简单、无损、易操作等优点。目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食品、农林、医药等很多研究领域(*)。孙素琴等(")对灵芝微了红外光谱研究,本课题组已用FTIR光谱对不同种类野生食用菌、同一种食用菌不同部位进行了鉴别研究,但尚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讲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别和分类研究。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以量测数据表征的多因素多变量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研究相关变量共同关系的技术,它能将原始变量线性组合成一组新的变量,即一组主成分,仅用部分主成分就可表达原有变缺的主要信息。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实现红外光谱数据的线性降维投影显示,从而能直观地从二维或三维图中观察到光谱的主要特性和样品的分类情况3,本文主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云南地区不同产地的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样品进行鉴别分类研究。
e-mail;zd05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