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研究
数字技术与应用
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
(1.潮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胡显华1,
430000,2.或汉船舶职业技术季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潮北武汉
湖北武汉
要;本文简要地介络了现场总线CC-Link的胃景,通讯原理,特点和功能,详远了CC-Link在督能楼字中的应用案例,摘
关键调:现场总线
CC-Link
中图分类号:TP29
文麟标识码:A
CC-Link是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技术性能和特点非常鲜明。CC-Link在中国的市场表现良好,国内已经存在大量广泛的用和合作伙伴。本文介绍CC-Link有关技术和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情况。
CC-Link的技术背景 1
在1996年11月,以兰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以"多厂家设备环境、高性能,省配线理念开发、公布和开放了现场总线CC-Link,井第一次正式向市场推出了CC-Link 这一全新的多厂商、高性能、省配线的现场网络。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分别于2002年推出了 CCLink/LT,2003年初推出了CCLink Ver.2.0.CC-Link/LT是比CC-Link更低端,价格更便宜,更能满足现场分布式应用的网络,它使CC-Link在技术层面上更加率满,使用上更加简单方便。CC-LinkVer, 2.0是在CC-Link的基础上将数据容量扩大了8倍,使得它更适合于半导体制造等需要大容量和稳定的数据通讯领域。
2CC-Link的通讯原理
CC-Link提供循环传输和膜时传输2种通信方式,一般情况下,CC-Link主要采用广播一轮询(循环传输)的方式进行通讯。其体的方式是:主站将剧新数据(RY/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10-0065-01
RWw)发送到所有从站,与此同时轮询从站1,从站1对主站的轮询作出响应(RX/ RWr),同时将该响应告知其它从站,然后主站轮询从站2(此时并不发送剧新数据),从站2给出响应,并将该响应告知其它从站,依此类推,暂环往复,
除了广播轮均方式以外,CC-Link也支持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时通讯,从主站向从站的股时通讯量为150 字节/数据包,由从站向主站的瞬时通讯量为34字节/数据包。瞬时传输不会对广播轮均的循环扫描时闻造成影响,
3CC-Link的卓越性能
一般情况下,CC-Link整个一层网络可由1个主站和64个子站组成,它采用总线方式通过屏蔽双较线进行连接。网络中的主站由三菱电机FX系列以上的PLC或计算机担当,子站可以是远程1/O模块、特殊功能模块、带有CPU的PLC本地站、人机界面、变频器、伺服系统、机器人以及各种测量仪表、阀门、数控系统等现场仪表设备。如果需要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主站和备用主站元余备份的网络系统构成方式。采用第三方厂商生产的网关还可以实现从 CCLink到ASI,S-Link,Unitwire等等网络的连接,
CC-Link具有高速的数帮传输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Mbps,其数据传输速度随距
主站可编程控制器
RS-232
上位计算机
RS-232
液晶智能触显示屏
CC-Link现场总线
弱冲水表
安防探剂
防冲电表
累急呼叫按钮
远程VO模块
远程设备监控
图1
万方数据
离的增长面逐渐减慢。
430050)
CC-Link在连接64个远程I/O站、通信速度为10Mbps的情况下,循环通信的链接扫描时间为3.7毫移。稳定快速的通信速度是CC-Link的最大优势。
4应用特点简介
由于CC-Link可以直接连接各种流量计电磁阀,温控仪等现场设备,降低了配线成本,并且便于接线设计的更改,通过中继器可以在4.3公里以内保持10M的高速通讯速度,因此广泛用于率导体生产线,自动化传送线,食品加工线以及汽车生产线等各个现场控制领域。
5CC-Link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和设计司制定了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对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做了明确的规定,对智能化住宅的总体要求是: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信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式的智能化系统。对于住宅小区的类型、居住对象,建设标准的不同,根据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等综合因索,可分为一星级(苷及型)、二星级(提高型)、三星型(超前型)三种类型。
根据宿含小区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指含区的智能化功能采取了分步实施的办法,首先实现对水的自动计算,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对电、气进行自动计量,进而实现住宅紧急呼叫系统及对关键设备的自动化监控管理等功能,基于这样的要求,在选用小区智能化系统时必须考虑系统的使用性及或扩展性,CC一Link现场总线加可编程控制器在国内住宅小区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例子,实现了对水、电、气三表的自动抄送、安防设备的联网,案急呼叫以及水泵、电梯、路灯照明等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控(图1)。
这样的系统配霞方式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小区智能化系统,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经济合理。该系统还可进一步实现与城市区域联网、互能信息、网络结算等,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数字技术与应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