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研究
基于自环的 NO.7 信令实现电话局间互通方案研究
孙小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NO.7信令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未在移动网、智能网等各种网络中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NO.7信令的结构,潮速了基于自环的NO.7信令实现电话局间互道的数据配置过程并对NO.7信令进行了解析。
关键调:本局互通对局互通NO.7信令自环
中图分类号:TN929.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076-02
信令网是各种业务网的神经和支撑网,是通信网正常工作的指挥系统。目前,NO.7信令网的应用邀及电话网、电路交换数据网、移动网、智能网等,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NO.7自环测试是固网工程师在NO.7的开通调试中使用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自环测试可以验证本交换机七号信令的信令板、物理连接以及信令数据设置是否正确:在高校程控实训室教学中,在只具备单局的条件下,利用NO.7 信令自环可以实现局间互通,在此基础上完成信令跟踪和开通业务、计费等实训项目,节约了大量资金和设备而达到了同样的实训效果,起到了事率功倍的作用。
OSI
OSI4.5.6 OSI1.2.3
鼓叫:6660001
落地前作入局号码变换
NO.7信令用户实体(如MAP,IMAP,OMAP等)
TC用户
事务处理能力(TC) 信今连接控制部分SCCP
消息传递部分(MTP)1.2.3
图1NO.7信令功能结构
A局
PCMING oUTG
PCMINO COUT 易的变换
6660001变减4580001
信令链路
中维组 4580001
图2NO.7信令自环示意图
B局
OIN OoUT
6660001
1、NO.7信令系统简介
人类自1878年第一次使用电话交换机向公众提供电话业务以来就使用了信令。随着电话交换机从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到电子交换的发展,所使用的信令也由NO.1信令发展到了当今正在推广的 NO.7信令。为了适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国际电报电适咨询委员会(CCITT)于1968年提出了NO.6信令,NO.6信令为共路信令,报文长度固定,为28比特。考虑到数字通讯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趋势,CCITT于1980年提出了通用性很强的NO.7信令系统,此后,NO.7信令系统经过多次扩展修改,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信令体系。
NO.7信令系统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准化的通用公共信令系统,其具有最适合由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数字传输设备所组成的综合数字网,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传送呼叫控制、遥控、维护管理信令及处理机之间事务处理信息的要求和信令传送可靠的特点,其有速度快,信号容量大、便于运行维护和管理、便于扩充新的信令规范等优点,在电话网、ISDN网,电路交换数据网、移动通信网络,智能网等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NO.7信令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公用的消息传递部分(MTP)和适合不同用户的独立的用户部分(UP)。众所周知,OSI参考模型是用于计算机间互联和交换信息的分层协议,由于NO.7信令方式实质上也是局间处理机之间的分组数据通信系统,所以也适用采用 OSI参考模型。采用功能分级和OSI分层模式的混合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消息传递部分(MTP)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公共传递系统,在相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地传递信令消息,用户部分(UP)则是使用消息传递部分传送能力的功能实体。目前CCITT建议使用的用户部分主要有: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移动通信用户部分(M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MAP及信令网维护管理部分
每个用户部分都包含其特有的用户功能或与其有关的功能。在采用多个用户部分的系统中,消息传递部分为各个用户部分所公用。因此,在组织一个信令系统时,消息传递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而用户部分则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利用NO.7信令自环实现局间互通
实现交换机模拟开局要进行物理、本局、对局数据配置。物理配置是根据用户的容量进行单板和单元配置,本局配置是通过设置局号、用户属性等实现本局用户互通,对局配置是在物理配置、本局配置基础上通过设置NO.7信令、物理连接等实现两个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基于自环的NO.7信令配置是在只有一台交换机的条件下实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X1301)、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1年教学研究课题(Case2011-14)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孙小红,女,47岁,天津人,工程硕士,副教校,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通信、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