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KJ128人员监测系统在小康矿的应用

KJ128人员监测系统在小康矿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7.6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1 10:37: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KJ128人员监测系统在小康矿的应用 多然术
KJ128人员监测系统在小康矿的应用
王曙勋1张居仁2冯舒3
(1.铁法能源公司小康矿辽宁铁岭112700;2.辽北技师学院辽宁铁岭112700:
3.铁法能源公司安全监察局辽宁铁岭112700)
应用研究
摘要:润速了K)128人员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结构,介绍了该系就在小康矿的使用、安设、管理、及应用情况,并提出了系统在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间题和可能采取的技术方案。在小康媒矿应用的2年期间,承统稳定,效果良好,为矿并的安全监测与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人员定位监测管理应用改进方向
中图分类号:D7 1、小康矿矿并概况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061-0)
加设生产、环境参数传感器,形成矿井综合监测系统,节省投资。
与此同时,该系统也具有一定不足,如:系统采用专用通信电
小康矿属康平井田,其位于康平煤田的东北部,只有一个复合煤层,全井田发育。煤层厚度最大8.67m,一般3~5m。只有一个可采煤层,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水平标高为-399m,井底车场水平标高为-399m,车场形式为梭式,东西翼运输大巷直接与副井重、空车线直线相接,另于副井南侧设有空、重车绕道
采煤方法为综采机械化放顶煤开采,采煤方式为倾斜长壁式,顶板管理为全部跨落法。小康矿开采煤系地层为中生代保罗纪,煤层属于节理、层理发育的松软岩层,它的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碎胀;煤层项板为油页岩,以泥质为主,遇水混化,风化后成为片状,于后粉碎崩解,不易维护,煤层底板的粉砂岩,泥质胶结,具有遇风、遵水风化、膨胀特征。人员分布广、流动性大,给井下人员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围难,现有需人井人员1800人。小康矿确定为低瓦斯矿并,危害该矿井安全的主要有瓦斯、煤尘、火灾等因素。KJ128型人员监测系统由江苏三恒科技集团生产,在2008年11月在小康矿开始安
装,于2009年5月通过验收, 2、系统构成
KJ128型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由地面主机、KTG8型光端机, 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KGE32矿用发码器、KDW28-18型隔爆兼本安电源、传输光缆、传输电缆、接线盒等组成。井下人员所携带KGE32矿用发码器,间断无线发射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当携带矿用发码器的人员经过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时,被接收分站收到,传输电缆实时传送到井上主机,经主机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使井下每个人员携措发码器的具体位置、方向、时间均得到实时
监测、处理、存贮,以通过操作人员查询、显示、打印。 3、系统应用及维护
根据小康矿井下巷道情况,人员监测系统分别在副并上,一399 中央变电所、-570南二变电所三个水平布置3台KTG8型光端机,将光信号转换成RS485电信号,分别供在该水平安装的KJF73型接收分站与中心站通讯。
中心站设置一台主机,台备机,一台由RS232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一台带有防雷、防过压过流保护的UPS电源,停电情况下,可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中心站主备机通过交换机与小康矿局域网实时连接,供各级用户查询和设置。地面中心站与副并口、井下中央变电所,S2采区变电所光端机采用一芯光纤串接的方式进行数传输,三台光端机以下采用树形结构,使用MHYV型通信电缆与各地点接收分站连接。
4、系统特点和改进
(1)被测日标操作简单,并下人员无须进行任何操作。(2)通行方式无限制,允许多人以“鱼贯面入”、“成群成组"的方式通过检测点,无漏检,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3)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可以根据井下的作业环境和投资情况,灵活设置分站和接收天线。当然,配置的无线数据监测分站和接收天线越多,划分的区城越准确,人员定位的空间范围越小,从面可实现逐点式监测。(4)可以和其它监测网络共网复用,也可以在KJ128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网络里
万方数据
缆,使用成本增加,采用光纤通信时,当光缆损坏时,熔接光缆工作复杂且技术含量高;因系统采用RS485树形通讯结构,当某一地点信号短路时,将造成所有设备都不通讯,查找故障点很困难,无法及时掌握矿井人员动态。一台电源箱只能为一台分站供电,就地取长期供电的电源较困难,如果矿并在某一区城临时停产期间,将不能够正常监测。为此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正。
4.1基站改进
(1)当分站与主机通讯出现问题,分站正常供电,数据不能传输时,人员信息不丢失,等恢复通讯后能重新上传数据。但数据传输量很大,长时间采集一台分站信息,造成其他分站不能正常采集,应定时采集一台分站一定时间后将其他分站人员信息采集出来,然后再定时采集该台分站,以免数据拥堵,造成系统摊痪。(2)在分站上增加数码管或者液品屏,使基站运行状态更为直观,在并口设置的唯一性检测分站能实时显示人井人员的照片、姓名、单位等与主机对应的人员信息,以便并口检查人员更直观的与携卡人员对照。(3)减小分站工作电流,降低分站功耗,使一台电源箱能带4~8台分站,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4)数据传输接口改 TCP/IP接口等。(5)需开发手持式接收终端,能够与主机连接,将主机设置的人员信息传输至手持机内,携卡人员在手持机有效范围内,显示该人员的详细设置信息。
4.2发码器改进
发码器电池使用时限更长,由2年延长至5年,减少更换电池所投入的工作量。发码器目前发射距离是30米~50米,在发码器上面增加一个按键,当按下这个按键,发码器发射距离能达到100米~ 200米。当出现事故时,按下按键,发码器就成了一个呼救器,通过营教人员携带的手持式接收终编,使营敦人员能更快地发现被围人员,从而提高被困人员的生存几率,
4.3数据传输改进
目前系统干线数据传输是采用一根光纤串联,光纤如果某一点断开,将造成该点以下设备全部不通讯,应采用目前监测普通使用
的光纤环网方式,某一点断开后,不影响系统运行。 5、结语
KJ128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在小康煤矿投人使用已近2 年,全矿下并人员为1800人,全部配备无线编码发射器,下井并口和各水平大巷按“段"配置,掘进工作面按”点"配置,综采工作面按区减配置,实现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出区城的有效识别和监测,可准确、实时、快速地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抢险教灾和安全教护工作的高效运作。KJ128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彻底改变了过去地面和并下作业人员信息不通、管理者难以掌握并下作业人员的分布及活动情况的被动管理模式,使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并通过使用人员定位系统,与工资系统联网运行,将人员定位系统数据上传到工资考勤系统,使考勤统计更加准确,避免了人为报工的营私舞弊现象。各基层单位可以使用该系统,查询人井人员行走路线和时间,对工作状况和质量监督和检查。大大提高了矿井抗灾、教灾和综合管理水平。
61
上一章:ICP-OES测定月季中矿质元素的五种前处理方法比较 下一章:基于权重光谱角制图的高光谱矿物填图方法

相关文章

KJ118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在井下变电所的应用 钢绳芯输送带无损监测装置在米村矿的应用 KJ 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用分析 KJ360电力监控在焦家寨煤矿供电系统的应用 新型乳化泵站液压系统在青山矿的应用 机械法除垢排水管在铜陵天马山矿的应用 倾斜井巷无底阀水泵自动排水在英矿的应用 MC9S12DG128单片机在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