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不同亚临界溶剂从微拟球藻湿藻泥中提取油脂

不同亚临界溶剂从微拟球藻湿藻泥中提取油脂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6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17:44:4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不同亚临界溶剂从微拟球藻湿藻泥中提取油脂 第ⅡI卷第3期 2011年6月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rm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陈闽,陈晓琳,刘天中,张维,王俊峰,陈林,陈昱,彭小伟,高莉丽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1)
VoL.It No.3 June 2011
摘要:以微拟球藻(Nannochlorsissp.)湿菌泥为原料,研究了亚临界乙醇、亚临界乙醇-正已烷共溶剂及硫酸辅助亚临界乙醇-正已烷共溶剂3种萃取体系对微藻油脂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乙醇-正已烷比亚临界乙醇对混藻细胞有更高的油脂萃取率和低的溶剂用量,加入少量硫酸可进步提高油脂的提取率、降低溶剂用量,微拟球藻湿泥(含水约70%)优化提取条件为,正已烷/乙醇体积比3:1,液固比(溶剂/藻细胞十重)7mL/g,加入藻细胞干重6%的硫酸, 1.5MPa下90C萃取30min,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90%以上.3种萃取体系获得的微藻油脂均以甘油三酯为主,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和C16:1,其中硫酸辅助亚临界共溶剂萃取的微涤油脂中甘油三酯含量最高,约占总脂的86%以上.
关键词:微拟球藻;混藻泥:油脂:亚临界萃取;形貌;组成
中图分类号:Q819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6X(2011)03-0380-06
力提高溶剂的沸点,使溶剂在高于正常沸点的温度下仍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不断恶化,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生产生物柴油所用原料主要源于油料作物,但油料作物的油脂产率不高,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必然要占用大量耕地,影响粮食生产,而微藻种类紫多,分布广,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低等植物,可直接利用阳光、CO2及 N,P等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胞内合成大量油脂(主要是甘油三酯),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新的油脂资源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微藻能源发展潜力巨大[12]
迄今为止,微藻尚未获得商业化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过高.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涉及包括规模培养、涤细胞采收、藻油提取及生物柴油转化等众多环节,其中微藻油脂的提取是影响微漂藻生物柴油技术发展和成本的关销之一,目前虽已有多种微藻油脂提取技术,如溶剂萃取法、水酶法、超临界CO,萃取法等13-5),但从工艺实施和过程放大的角度,目前主要还是从干燥的藻粉中进行溶剂萃取.然而微藻细胞中水含量高达70%以上,仅干燥过程的能耗就会超过微藻产出的能源间,因此,避免藻细胞干燥过程的高能耗、开发以湿藻泥为原料的低能耗微藻油脂提取技术对降低微藻产油成本、推动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亚临界溶剂提取技术是一种新的加速萃取技术,其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加温加压,通过升高压
处于液态,加速被提取物从原料颗粒基质中解析并快速进入溶剂[7.8],亚临界溶剂提取技术已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食品、农检、商检、化工、进出口检验检疫、刑侦等诸多领域[9],Herrero等i0]利用亚临界溶剂提取方法,分别采用正已烷、石油醚、乙醇和水从微藻中提取了抗氧化物质,结果表明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而 Young等""利用离子液体萃取酵母和小球藻等生物原料的油脂,在离子液体中添加甲醇、乙酸、丙酮、氯仿等溶剂,使原来的萃取体系成为共溶剂体系,油脂萃取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李植峰等[12)在真菌油脂提取实验中发现,在氯仿、甲醇有机溶剂萃取的基础上加入酸,能大大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且油脂提取率优于超临界 CO,萃取法
乙醇是与水完全互溶、价格低廉、可从生物原料中获得、环境友好的溶剂.刘天中等[13,14]研究发现,亚临界乙醇和亚临界烃醇共溶剂可有效从微藻湿藻泥中提取油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工作在共溶剂中泰加浓硫酸对湿藻泥进行油脂提取,同时与亚临界乙醇和亚临界共溶剂萃取的效果相比较,得到一种高效节能的湿藻泥油脂提取方法
2实验 2.1材料与试剂
本实验所用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sp.)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藻种库.用海水配制BG11培养基ii5),在15
收稿日期:2011-0328,修回日期:2011-0425
0910010
(编号:KSCX2-YW-G-060):广东省数有部产学研结合项日基金资助(编号:2010A090200008)
陈图(1986-),女,江西省宜丰县人,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专业,E-mail:cm2955@163.com:刘天中,通讯联系人,Tel:0532-80662735,
作者简介:
E-mail: liutz@qibebt.ac.cn
万方数据
上一章:KOH介质多元体系中铬酸钾与钒酸钾的高效结晶分离 下一章:ZrO2(f)-NiFe2O4惰性阳极在冰晶石熔盐中的腐蚀行为

相关文章

亚临界与超临界参数锅炉 超超临界及亚临界参数锅炉 亚超临界水技术与原理 亚临界汽包锅炉给水水质调整方式探讨 某600MW亚临界锅炉节能改造分析 600MW级超临界与亚临界锅炉技术比较 浙江电力 2003年第6期 酸热法提取酵母油脂条件的研究 T/GDVIA 016-2022 龙脑樟精油亚临界萃取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