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GIS技术在污染源普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污染源普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1.2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0:33: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GIS技术在污染源普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IT技水·
数字技术与应用
GIS技术在污染源普查动态管理中的应用①
严修售
(贵州盘县环境保护局贵州盘县553537)
摘要:析污染源有效属性数据短成和空间数据实时分布,来用GIS数件AreView处理数据的优势,把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无续键接,从而达到污染源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的实时更新,相互童询,专题图件输出等目的。
关键词:GIS技术普童管理
中围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网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摘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止确判断坏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而污染源的环境状况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一定的时间内数量上将有增有减,属性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及要求的提商也随之出现变化,同时.由于空间数据收集建立不完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不能同步等因索。都给污染源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带来极大困难,每做一次更新工作相当于重新做了二次普查工作,增大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投人,近年来,GIS技术在测绘、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本身集成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无缝链接,智能分析、图件输出等功能,在解决污染源普查数据的更新管理工作中操作简便,准确快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日常环境规划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2)
1.对象确定及分类
按照求凡在辖K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单位均属普查对象。是全部工业污染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二是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农业面源为主的农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三是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的以污水,垃圾和医疗废物等为主的污染物,包括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
2、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1染源点的确定
根据分类情况,模清辖区内(一般以县为单位)需要普套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的其体数量、具体名称、详细的地理位重分布。
方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1-0073-01
同时,根据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的具体特征及GIS软件的编号规则,选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行业并对每个污染源点进行唯一性编号。
2.2图件数字化
选用一定比例尺的辖区(一般以县为单位)地图,要求地标到行政村。通过扫描仅数字化,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从辖区地图中提取各个乡(镇)的图斑,以点数据代表乡(镇)、村等所在地理位置。以线数据代表道路交通线、水资源分布等地形要素,如水资源分布在错风地图中不明显或缺失较多,可根据辖区内详细水资源分布图进行线数据的数字化后与辖区地图在同等比例尺下叠加。以面数据代表乡(镇)范围、湖潮泊水库面积等地形要素。从而得到一张包含乡(镇) 村盘县行政区划、水资源分布状况,道路交通线路等空间数据信息的地图。
2.3染源点空间数据库建立
在包含乡(镇)、村盘县行政K划、水资源分布状况,道路交通线路等空间数据信息的地图的基础上,以提取的乡(镇)图斑为单元,逐一查找出该单元内所有污染源点的分布位置,创建点数据文件,标注污染源点的具体名称,并根据不同的行业以不同符号作出表示,同时使用唯一性编号字符对其属性标加以注释,逐一进行创建、标注、注释,得到一张包含乡(镇).村盘县行政区划、水资源分布状况,道路交通线路、污染源点分布等空间数据信息的地图,从而完成辖区内所需普查污染源点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3.1记录表建立
按照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的分类,根据工业源普查的企业位置信息,经济规模,登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所有制、排污口情况、主要产品.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能源结构和消费蛋,与污染排放相关的燃料含硫量,灰份,用水,排水情况,排水去向信息,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废水,度气.固体废物产排污情况,污染源监测数据,放射性设备情况,持久性有机物和消耗臭氧物质生产,使用情况等详细特征指标。根据农业污染源的位置信息,种植业、备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源种类、产生量、排放景及其去向等详细特征指标。根据生活源的地理位置、人口、生活污水受纳水体名称、代码,与污染排放相关的燃料含硫量、灰份,家庭生活日用水量.测所类型,人粪尿去向,生活污水日处理、利用量等详细特征指标,结合具
体普查表的内容,使用数据库建立覆盖全部信息的记录表若干,但表与表之间通过唯一性编号相互关联
3.2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链接如果所建立的属性数据库为GIS系统内
部属性数据库,则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将能自动链接,但属性数据的记录量比较大,记录表比较复杂时,可建立GIS系统外部的属性数据库与GIS系统内部的空间数据库相对接,则可通过数据链接方式来完成,即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两库中分别都有相同的唯一性编号,通过对表与表之间的唯一性编号链接,即可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4.结果与结论
污染源善套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实现了辖区内的污染源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更新,它不仅可以实现污染源数量上的过利减和增加,同时也可对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期的要求对特征字段,记录表等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于新的规范要求。同时,也可对关、停、并、转的企业进行保存、查询,达到过去与现状的空间及属性的比较。
污染源普查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实现了数据的查询,可查询符合某一条件的流城区城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可以知某类污染源的属性数据查其空间分布位置,也可知某类污染源的空间位置查其属性数据。
污染源普查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可预测某-一区域内不同污染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联的区城要素间的相关分析。污染源普查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对各种可能出现污染事件的结果进行模拟。对污染源监测点位进行合理分析。
污染源普查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可对某一污染源或某一区域污染源对空间的影响作出缓冲分析,为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提供决策。
污势源费查工作与GIS系统的结合,可按要求输出不间的地图,为环境管理提供直
观的依据。参考文献
[1]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1-18
[2]泰其明等.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实用表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6.
①作者商介:严修禽.男.1979年10月生,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Digitaltechnologyandapplication数字技术与应用
73
上一章:基于WinCC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设计 下一章:城市污水处理节能降耗措施研究应用进展

相关文章

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BIM﹢GIS技术在高校校园地下管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天然气管线管理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D-GIS和移动互联技术在第三方交叉管线管理中的应用 三维 GIS 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GIS在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工艺管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供热管网中的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