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卷第6期 2010年12月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新型高强度管线钢控轧控冷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庞威",姜敏",刘卫东2,杨波,鲁雄刚,李重河
(1.上海大学上海市现代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VoL10 No.6 Dec.2010
摘要:通过合理的组织、成分设计,在实验室成功试制新型高强度管线钢。对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中加热溢度,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设计四要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应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模拟控轧控冷工艺,得到的般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实验室轧制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对模拟和实验室轧制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1180℃,终轧温度810℃,终冷温度400℃,冷却速度35℃/s时,钢板可获得粒状贝氏
体,针状铁素体,下贝氏体,M/A的最佳组织构成与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调:管线钢;控轧控冷:热模拟:组织
中图分类号:TG142.4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0)06-122205
轧控冷的主要工艺参数如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只是进行单一变量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的研究.笔者通
油气输送效率的提高及其苛刻使用环境对管线钢材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采用C,Mn,Si型的普通碳素钢管线钢和微合金控轧钢 X60,X70,X80已不能满足要求.管线钢发展最新趋势是高纯净、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性强及高抗离蚀性[2] 不同的工艺条件下,管线钢中并存多种不同组织,如多边形铁素体(PF),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体(GB),下贝氏体(LB)3),多种组织比例优化是决定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关键,控轧控冷是决定组织过程与综合力学性能的关键工艺[4]
刘守显等[5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管线钢组织的影响,王路兵等[4则对不同轧后冷却制度进行了研究,肖宝亮等6对终轧温度也进行了研究,目前对管线钢控
过合理的成分设计,设计加热温度,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四要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采用Gleeble-3500 热模拟实验机模拟控轧控冷工艺,确定了新型高强度管线钢的最佳控乳控冷工艺,得到最佳金相组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控制思路。
实验 2
2.1新型高强度管线钢化学成分设计
利用集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数据库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软件(Datamining software),进行管线钢的化学成分多元微合金化设计,从而探索出新型管线钢的最优成分,其铁之外的元素含量如表1所示,
表1新型高强度管线钢化学成分
Element
Table 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novel high strength pipeline steel
Mn
P
c
s
si
Content (%,a)0.0401.800.200.002
热模拟实验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实验钢开坏后在实验室的@450可逆平辑热轧机组进行轧制,轧制过程中使用ICON手提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将模报和实验室轧制试样的横断面磨制、机械掘光,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组织,使用截线法统计晶粒尺寸,显微组织观察在 LEICADMIRM多功能光学显微镜上进行.对轧后板材进行拉伸和冲击实验,其中拉伸实验横向取样,按照 GB/T228-2002加工成板材在拉伸实验机上进行:另外
MoAl
Nb
Ti
Ni
0090010
从实验板材上横向切取冲击试样,加工成10mmx10 mmx55mm的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样,在冲击实验机
JB-6上进行冲击实验, 2.2热模拟实验
实验钢在50kg真空感应炉内冶炼,真空浇注快冷,钢锭加热至1200℃均热后,锻成80mmx80mm正方形断面钢坏,试样取自锻坏中间部分,试样尺寸为0 mmx15mm,模拟两个阶段变形,共需要9个试样,正交实验模拟加热温度,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
收稿日期:20100921,修回日期:2010-1102
基会项目:国家白热科学基金资助项日(编号:50774052):97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7CB613606):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资助项目(编号:08DZ2201200
作者简介:废威(1985-),男,林省样甸市人,颈上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钢级管线钢:李重河,通讯联系人,E-mail:chli@staff.sbu.edu.cn.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