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热本与变用
基于NiosII的 SOPC
嵌入式高精度温度测量仪设计
杨秀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广西崇左532200)
设计开发
摘要:针对传统8住温度测试仪测量精度低的缺点,利用FPGA设计基于NiosII的SOPC资入式高精度温度测量仪,采用了“NiosII+DS18B20" SOPC嵌入式设计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结构在抗平扰能力、测量精确和扩展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调:高精度温度测量仪可端程逻辑门列降SOPCNiosll 中图分类号:TH85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179-0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温度是人类生存和生产重要的环境因素,温度测量是现代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准确地对温度进行测量,在现代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大多数的温度测量系统,采用8 位的单片机进行设计,由于受到单片机的位数的限制,温度测量精度不高,很难满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利用32位软核CPU和SOPC嵌入式技术在 FPGA上设计一款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测量仪在设计结构、抗干扰能力、测量精确图、测量速度和扩展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2、本系统整体硬件设计框图
图1,为本设计的整体的硬件设计框图,本设计采用了基于 NioslI的SOPC嵌人式设计方案,本设计的绝大部分电路在一片可编程逻辑门列阵(FPGA)上实现,包括NiosII处理器、Avalon 数总线,JTAG控制器,EPCS控制,SDRAM控制器、LCD1602 控制器,DS18B20读写接口电路。这些电路模块通过Avalon总线相连。
FPGA
SDRAM
Niosll 处理器
PC凯
EPCS 配制蕊片
JTAG UART
EPCS 控制器
FPGA
valon 总
控制器 1602LCD 控制器 DS18B20 读写接口
SDRAM 存储器
LCD显示 DS18B20度传移器
图1本系统整体硬件设计框图
由于温度传感器DS18B20不能单独工作,它要与一个CPU的配合使用,在本设计中,采用了32位的软核NioslI处理器,NiosII是由 Altera公司推出32位RISC软核CPU,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SDRAM控制器起到控制SDRAM芯片作用,用于存放NiosI软核CPU运行时的程序和在运行时所产生的重要的数据。JTAGUART控制器通过JTAG线与上位PC机相连,实现程序的下载和在线调试功能。EPSC控制器及其外围的EPSC存储芯片,构成一个串行的电可擦除的存储系统,主要用于存储FPGA配制文件与NiosII软核CPU执行程序代码,1602LCD控制器及其外围1602液品显示屏,构成字符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当前测得的温度值。在发开过程中,由于SOPCBuilder开发工具包中没有现成的
DS18B20读写控制IP核,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通过自定义用户逻辑单元的方法,自定义DS18B20读写接口,并把这个DS18B20 读写接口添加到SOPC硬件系统,以便顺利地完成对外围的温度传感器BS18B20进行读写操作。
3、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1-4,采用了单总线通信方式,其直接与微处理器的某一个1/O口相连,并能实现双向通信。DS18B20的工作电压使用范围宽(3.0~5. 5V),可以采用外部供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寄生电源方式,即当总线 DQ为高电平时,窃取信号能量给DS18B20供电(5),DS18B20的湿度测量范围,为一50至125C,分辨率为9至12位,并可编程可设,当分辨率设为12位时,DS18B20的温度分辨率能达0.0625C,从而保证温度系统的高精度,因此,DS18B20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航天航空等领域中的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3.1基于DS18B20的单线通信协议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采用单线通信协议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DS18B20时序由复位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三个基本组成。复位时序是DS18B20湿度传感器的最基本的一个时序,在 DS18B20与控制器交换数据之前,必需要进行一次复位操作。这个时序的具体的实现过程为:首先由CPU向DS18B20湿度传感器发出一个宽度不小于480μs低电平,然后CPU释放总线,等待 15-60μs之后,CPU检测由DS18B20发回的复位操作成功信号,如果收到大约60-240μs低电平信号时,则DS18B20的复位操作
开始 4
初始化DS18B20
监到应答信号启动DS18B20 进行温度转换
转换完放
4 Y
读取DS18B20的
温实单进行点运算和显示部度值
图2软件流程图
作者简介;杨秀增(1974-),男湖南怀化人,研究生学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基金资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RCGG00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