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一种多源视频融合系统设计方法

一种多源视频融合系统设计方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7:18: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一种多源视频融合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开发
一种多源视频融合系统设计方法
石燕志1张鑫2张建2
(1.致生联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02;2.北京市公安局,北京100740)
共理
与流用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多源视频融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通过将不同制式的视频源信号数宇化,经过高压缩视频端码器压缩编码,加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化H.264算法,最终输出统一格式的视频流信号,实现在低带宽条件下的高质量视频传输,有效的节省了带宽,更适用于现有网络环境中高质量图像信号传输和海量存储,
关键词:多源;视频融合;视频编码;窄带宽
中图分类号:TP391.41
1多源视频合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提出的多源视频融合系统主要分为两块设计板卡,一块是核心板,一块是底板,如图1所示。上层为核心板,主要由端口、 CPU控制模块、闪存控制模块、DDR控制模块组成,下层为底板,包含电源控制模块、网络控制模块、视频采集系统、串口通信模块及SD存储卡。
在此系统中,核心板和底板通过端口进行通信,电源控制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视频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不同制式(CVBS、YC、PAL等)的视频源信号数字化,通过端口传输给上层的核心板,核心板中的CPU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对其进行压缩编码操作,加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化H,264算法,输出统一格式的视频流信号,之后将该视频流经过网络传输模块传输给服务
器终端,保障在窄带宽的条件下实现图像的实时高速传输。 2多源视频融合系统核心板功能模块介绍
系统核心板各功能模块通信过程框图如图3所示,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2.1CPU控制模块
作为整个系统中的核心部分,CPU控制模块的处理芯片采用
uRu
图1多源视频融合系统板卡设计
VB视
ASR83 PALRR
我期采巢
教学系统
nkD 模块
583
网络控制模欢
服务器
图2多源视频融合系统工作原理
收稿日期:2017-06-28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6-0166-02
DM368,它是T1公司研制的一款高清视频编解码芯片,主要应用于高清视频监控领域,可以实现1080P30镇高清视频的实时编码压缩和传输。其拥有3路独立DAC支持模拟视频输出(NTSC/PAL),支持 USB2.0OTG,拥有独立的DSP音视频编码解码器,432MHz ARM926EJ-S内核,支持低功耗模式。
2.2闪存模块
系统中的闪存模块由存储空间为512M*8bits的SLCNAND flash存错器组成,具有备用128M位的4G位NAND闪存.其NAND单元为固态应用市场提供了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作为大型非易失性存储应用的最律解决方案,闪存模块用于存储系统程序、配置文件及常数。
2.3DDR模块
系统中的DDR模块采用MT47H64M16HR-25E型号芯片,与传统的单数据速率相比,DDR技术实现了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两次读/写操作。在系统中,DDR模块用于存储压缩编码过程中的中间数据、缓存及各种变量。
3多源视频融合系统底板功能模块介绍
系统底板各功能模块通信过程框图如图4所示,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3.1视频采集系统
视频采集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
强口CPU本
本闪存
DDR
图3多源视频融合系统板卡一核心板
申口通信模块 SD存储卡
端口
电源控制模块网络控制模块视频采集系统
图4多源视频融合系统板卡一底板
作者简介石燕志(1966一),男,汉,河北石家庄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技术;张鑫(1978一),男,汉,北京人,高级
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工程张建(1975一),男,汉,北京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视频监控。
万方数据
上一章:嵌入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下一章: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流程详解

相关文章

便携式多源光谱融合水质分析仪的研制 GB/T 38630-2020 信息技术实时定位多源融合定位数据接口 DB43/T 1761-2020 多源基础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规范 GB/T 38630-2020 信息技术 实时定位 多源融合定位数据接口 一种改进的弱光谱畸变PCA融合方法 一种基于光谱角和光谱距离自动加权融合分类方法 WSN中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Mobile﹢Agent路径规划方法 一种基于TMS320C6713视频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