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2月下第42卷第4期
D01:10.7672/sgjs2013040089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我国建筑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崔惠钦
100037)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北京
【摘要】通过作者30多年从事建筑业企业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应用实践的工作经历总结,回顾了我国建筑业企业的计算机配置应用发展沿革,分析了我国建筑业施工企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发展的崎岖之路及存在的间题,提出了
新时期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关键词】信息化;计算机应用;建筑业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04-0089-07
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for
ConstructionEnterprise inChina
Cui Huiqin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e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Bejing100037,China)
Abstract: Having been wor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over 30 years, the author made a summary to his experienc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configuration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The future directions and major issu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inform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development
1我国建筑业企业的计算机配置应用发展沿革
自从计算机技术进入社会各行业后,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配置一直是计算机能否在建筑企业发挥作用的首要问题,更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应用的基础。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企业的计算机配置和应用建设始终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在系统资源配置方面经历了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微型机、企业局域网络、国际互联网等不同时期,在应用范畴方面经历了从科学计算到生产和管理应用等阶段。 1.1小型机时期
1)早期小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建筑设计计算
我国建筑设计领域计算机的应用首先是由结构专业开始。70年代初,我国石油化工系统在国产 DJS-6及DJS-21计算机上编制的框架、排架及连续梁计算程序拉开了结构设计专业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序幕。
TQ-16机及其运行的Algol60算法语言发挥了【作者简介】崔惠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cuihq@escee.
【收稿日期】2012-11-15 万方数据
89
历史性的作用。结构计算同时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大大地推进,既解决了结构计算的难度,又减轻了计算工作的强度,为建筑设计向高大体型发展提供了计算保证。
七八十年代,安装在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计算站的国产32KB内存的小型441B计算机和安装在部分建筑业设计院的TQ16等小型计算机都非常累忙,小型机的数据输人需要将大量设计数据以二进制的编码形式穿孔在纸带和穿孔卡片上输人计算机,即需项又费时。
2)管理应用的初级阶段—利用小型机进行初级数据处理
80年代初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计算站首次尝试使用441B小型计算机进行大众电影百花奖的选票统计处理,开始了建筑业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向数据处理转变的尝试,也是我国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科学计算服务社会向大批量数据处理的创举。同时,部分设计院和施工企业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开始使用小型计算机进行财务会计凭证和工程预算的工程量计算处理研究,这些应用标志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