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初馏塔建设过程中对CS3000网络功能与系统构成

初馏塔建设过程中对CS3000网络功能与系统构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0:34:3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初馏塔建设过程中对CS3000网络功能与系统构成 数事本与率用
初馏塔建设过程中
对CS3000网络功能与系统构成
石学勇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数控技术
摘要:针对初馆塔建设过程中常减压蒸馆装置工艺流程的效造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来满足初增塔建设改造后提出的工艺条件和控制操作要求。本次设计重点放在基本控制系统和基本控制回路的阐述,选用了先进的DCS控制系统,采用多种控制方案,选择比较先进的四内外仪表,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之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初馆塔控制系统仅表DCS卡件I/O点
中图分类号:TU311
文献标识码:A
1初馏塔建设过程常减压蒸馏装置
1.1装置简介
在初馏塔建设过程中对常减压蒸馅装置进行改装,改装置年加工量为5MT/年。全装置由电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渣油渐渐、减粘裂化、产品电化学精制、四注防膚等部分联合组成。主要产品有直馏汽油、航空煤油、轻柴油、混合蜡油、渣油。
1.2工艺流程简介
初馈塔是该装置的第一工序,原油从油品罐区经装置内原油泵 B-701抽人装置,泵出口经换热后进人电脱盐装置。原油进人电脱盐装置后,注人软化水和破乳剂经混合阀混合后进人一级电脱盐罐,一级出来后再注人软化水、破乳剂经混合阀混合后进入二级电脱盐罐,原油经过脱盐脱水后,再经换热后到初馏塔
(1)初增,通过原油泵抽取的原油,经过换热后输送到电脱盐罐中进行脱盐处理,处理完毕后在初馏塔里进行由汽态到液态的传质传热,油气从初馏塔顶内馏出,经空冷冷凝,然后油水分离,所产生的不凝气,可做为常减压炉的燃料使用其中,产出波体的一部分作为铂料或者汽油产品直接离开装置输出,另外一些作为初馏塔顶回流,再次返回塔顶。
(2)常压蒸馏。初底油通过油泵抽出后换热,然后可分为四条路径进人到常压炉内,当炉内温度达到360"后,沿输送线路进人到常压塔的汽化段。
(3)减压蒸馏。常底油通过油泵抽出来后,按照排好的四条线路传输到减压炉内,当炉内湿度达400°后,沿输送线路进人到减压塔的汽化段,进塔的常压重油在此进行汽液转换划分,进人顶层的部分
Ethemet
营域
操作
HISey res
连续控制和顺序控
RIO bus
式操
HI
FCs RoO bus
图1CS-3000系统构成
V-NE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2-0019-01
和各其他部分接受的回流物质传质传热反应,从面获得各类增分的蜡油产品。
2CS3000网络功能与系统构成
CS3000网络系统,作为分层结构可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的级别运用不一样的网络。这种配置不但对增加信息传输的速度有显著的作用,而且能够使信息传输过程的负荷减少。该系统能够提供标准 GSM时钟系统,使网络总线上分属各站的时钟保持运行一致。
CS3000网络系统的结构图,详见图1。 3常减压蒸馏装置控制系统
3.1串级控制系统
申级控制系统是主调节器的输出是副调节器的给定其中将主要参数设为主控制回路,由于申级控制系统具有副回路克服主要干扰,所以当主调节器的参数发生变化,立即将变化的参数传给副调节器通过副调节器的改变即可控制主参数的变化达到了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
3.2原料油的流量与初缩塔塔底液位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LIC101是主回路,FIC101是副回路)
当塔底液位发生变化时,调节原油的流量即可改变,根据工艺生产安全的角度判斯此调节阀为气开阀,副回路:当原料油流量增大,设调节器为反作用,输出减小,阀门开度减小,调节器为反作用,主回路:当塔底液位升高,设主调节器反作用,其输出增大,由于副
调节器是反作用,所以阅门开度减小。调节器为反作用。 4结语
本次设计采用CS3000集散控制系统,来满足初馏塔施工改造后的提出的工艺条件和控制、操作要求。达到了稳定生产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节能等要求。本次设计重点放在基本控制系统和基本控制回路的设计,并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使之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参考文献
[1]张士超,仪垂杰,等《集散控制系统的发晨及应用现状》.2007(1):94—96
[2]卢伯英,于海勋.译(现代控制工程》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孔凡才(自动控制愿理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新大中控自动化有限公司.JX-300组态手册.2005.[5KHART通讯.EJA系列变送器》说明书.
收稿日期:201502-16
作者简介:石学勇(1974一),男,辽宁锦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自动化。
上一章:无线局内网网络的安全问题与防范 下一章: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

相关文章

离子膜树脂塔程控在CENTUM CS3000中的实现 输气管线敷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YC/Z 482-2013 卷烟制造过程标准体系 构成与要求 地质勘探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探讨 公共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研究 新版GMP实施过程中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YD/T 3227-2017 基于用户感知的GSM WCDMA网络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功能技术要求 YD/T 2466.1-2013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技术要求 第1部分:网络与业务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