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技术与应用
网络中心条件下的外国海军远程目标指示系统
陆铭华(海军潜艇学院
阳立晨
杜毅
山东青岛
266071)
·科技创新·
【摘要】在网络中心条件下,可以由多种探测平台或设备组成的探测网络。完善的通信网络、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及综合的导航系统等构成功能强大的海军远程目标指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远程武器提供选程精确打击指令和精确的目标位置、运动要索等指示信息,本文重点归纳了外国海军远程目标指示系统的功能,组或及其模式特点。
【关键词]远程精确打击[中图分类号]F270.7
1引言
随着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井在海战中的运用,远程精确打击已成为现代海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然而,运程精确打击武器要实现远程精确打击,必须要有可靠的目标指示信息来加以保障,运程目标指示系统就是为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提供这种目标指示信息的系统。美国和俄罗斯海军十分重视该系统的发展建设,并逐渐建立起功能强大的远程目标指示系统,它主要通过所有随、海、空、天可利用的探测跟踪平台与设备(岸上观通站、岸基雷达、哨舰、预警机、警成机和侦察卫星等)获得海上目标的信息,再经过专门的信息处理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精确定优解
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修改、查询。
3.2客户端简介
客户端是过程控制系统网络实验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客户端只需安装相应的组态软件一MCGS,即可在软件提供的界面下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客户端
的设计依据实验者造择
“实验代号”及“实
验方式”向实验服务器传送实验参数并采集曲线数据。每个实验方式有:单机模式,仿真版模式、网络仿真版模式。
客户端最为重要的功能是:传送实验参数,对服务器及硬件设备运行状况实时观测,获得处理并保存服务器传来数据及图形。为了方便实验者进行实验,设计的重点为图形、数据处理功能,主
通用性的实
验设置功能,对话功能等。 3.3网络服务器功能简介
服务器是连接客户端和底层下位机的中间媒质。一方面它需要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才能同时完成与客户端和下位机的通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有巨大的存储容,以便将众多下位机处理后的实验结果
40
数字技术与应用万方数据
目标信息
远程目标指示系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1~004002
算:然后由专用的信息通道把处理后的信
息实时传送到承载选程精确打击武器的作战平台,供其火控解算,并实施精确打击。
2 及组成
外国海军远程目标指示系统的功能
2.1
远程自标指示系统的功能
主要有以下四大功能:
2.1.1远程目标探测能力
远程打击行动的空间范图取决于打击目标的括动海城、打击平台和保障兵力的前出海空城,以及远程打击武器的作用距离等因索。远程月标指示系统必须具备与运程精确打击武器所承担的作战任务相适应的探测能力。远程目标探测能力具备:对运程打击行动范国内的重要目标实施全
保存。网络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实验管理服务器。后台过程控制系统和网络服务器位于同一实验室,两者部连接到100M 的快速以太局城网上,组成远程实验系统的服务器。实验客户机位于网络实验用户终端,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实现与服务端之间的交互,现场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连接到被控对象上。校内、外 PC机上的实验用户可随时访间服务器中的信息资料或进行远程实验动态实时的从网络上获取实验数据,并通过网络视频来现看实验对象和实验过程,能够看到整个实验的运行情况。同时该系统还可与学校的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结语
在建成后的网络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所提供的网络平台适合多种应用实验
室,
需要,同时在所建成的多个片区中,每个片区都可以独立成为实验小组,实现同一时段多人做实验,能够做到整体的经济、实用性,实验窄拓朴结构可以进行灵活组
可以进行多区城分布实验,
也可以合
合,
时、全天候的目标探测跟踪的能力。
2.1.2
远程目标信息传输能力
远程目标信息传输能力应与远程打击平台的前出距离相匹配,保证远程目标指示信息在远程打击平台与远程目标指示信息发送节点之闻的及时、可幕传输。因此,运程H标信息传输能力具备:为海上送程精确打击作战提供安全、可幕、快速、高效、综合的战场目标指示信息与火力通道组织信息的传输能力,
2.1.3远程目标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装载远程打击武器的平台需要精确、
完整、及时的目标位置信息与目标运动要
要求远程目定位处理,并对误差进行
,
修正,因此,远程目标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并在一起组成大实验环境。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设备具备增强的管理功能,并且提供各自的管理窗口及其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设备面板,直观显示端口的连接状态,另外,厂方提供的网络设备扩展插槽、模块、端口丰富,可以方便进行系统升级与扩展。
网络实验窄完全模拟了真实的使用环做到实验有效的与实际环境结合,可
境,
让师生更深入学习网络知识,有效提高动
手能力。
在本高校网络实验室成功建设的
案例,设计者通过综合考虑网络3层架构的全面均衡设计,达到了从网络应用性能到安全监管理,兼顾有线、无线综合网络应用的目的,很好的满足了学校网络实验室教学、科研的需要,面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实用性很强。
【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陈炳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