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NO.4
建筑科技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为城绘色——宜昌城市色彩研究思考
Color a City—the Study of Yichang's Urban Color
柳森,李桂媛2
(1.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2.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摘要: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地域特征等影响因索方面对宜昌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并提出色彩方案和意见,为宜
昌市城市色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宜昌;城市发展;城市色彩
中国分类号:TU-023
1宜昌色彩规划背景和意义 1.1背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4)04-0048-03
最直观表达。城市色彩研究通过解读、分析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典型案例,运用色彩地理学与色彩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力求通过深入挖掘宜昌城市文
目前城市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重要历史起点,加强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战略之举。快速城市化,致使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特色逐渐消退,千城一面现象严重。未来5~10年,是宜昌城市快速发展期,也是城市特色重构的关键时期,在宜昌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框架将形成。首先,城市建成区规模将翻番,城市新区建设将超过100平方公里,用增量解决城市色彩特色的形成,对于宜昌是绝无仅有的历史机遇。其次,作为滨江城市,沿江两岸的建筑是宜昌城市的门户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面,目前沿江两岸有大量待建区,加强沿江两岸旧建筑的色彩改造和新建筑的色彩规划与管控,是凝练宜昌特大城市形象,重构城市特色,力避历史性遗撼的重要手段
和紧迫任务。 1.2意义
(1)构建宜昌城市形象与特色的必要手段宜昌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旅游圈重要的一环,其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色彩包括自然色彩景观要素、人工色彩景观要素和历史文化色彩景观要素,是城市形象的
第一作者:柳森(1989~),男,硕士研究生 48
万方数据
脉、文化底蕴及自然地域特征,总结宜昌城市色彩趋向,探寻宜昌城市风貌特征,探讨城市色彩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为宜昌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提供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实例支持。同时作为构建宜昌城市个性与魅力的有效手段,城市色彩研究凸显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2)增强宜昌城市个性,推动旅游名城及相关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将致力打造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并着力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城市地位将大幅提升。城市魅力与个性塑造将城市新时期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城市色彩作为城市个性与魅力的物质体现,在塑造城市名片、城市特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规划以城市色彩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十二五"规划对宜昌的新定位为依据,通过对宜昌现状条件的分析,为宜昌城市形象的优化、品质的提升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挖掘宜昌市地域文化及历史文脉,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新时期城市人居环境“质”与“量”建设的助力器随着城镇化的深人,城市人居环境的“质”与“量"的建设成为政府与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