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南泥湾油田松700区块长6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南泥湾油田松700区块长6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13:35:5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南泥湾油田松700区块长6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017.05
科研开发
当代化工研究
南泥湾油田松700区块长6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龚娟丁磊蔺建武王伟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
125
摘要:综合岩心资料,研究了松700区块长6储层物性持征及储层非均质性。松700区块长6储层物性特征显示为孔、超低渗储层;通过
研究分层系数,砂差密度、隔夫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等参数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具有中等一强非均质性,关键词:错层:非均质性
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StudyoftheAnisotropyofChang6ReservoirinNanniwanOilfieldSong7ooBlock
Gongjuan, Dinglei, Lin Jianwu, Wangw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xi Yanchang Oil (Group) co., LTD, Shanxi, 710075
Abstracf : comprehensive core data of 700 blocks long pine 6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The loose 700 block long 6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show low porosity and a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rhrotgh rhe study of stratification coeficiem, sand density, interlayer permeability hererogeneity parameters, and other parameters the research shows zhar Chang 6 resenvoir has moderate and strong heterogeneity.
Key words: neservoir; heterogeneity
通过定量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分层系数、砂岩密度及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揭示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对储层综合评价有重要意义,也是剩余油分布及油水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
1.区块地质概况
南泥湾油田松700区块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其主力油层段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砂体为优势储集砂体。
2、储层岩石学特征
(1)砂岩结构特征
长6储层砂岩碎屑颗粒一般介于0.03-0.50mm之间,以 0.1-0.3mm最为常见,大多具细粒结构,砂岩分选性中等-好(图1)。碎屑颗粒以次圆状、次棱状以及次-次圆状为主,磨圆度较高,砂岩结构成熟度较高。
松700地区长6碎屑岩颗检粒级分布图
28.2%
3.9%
泥质 ■松砂
18.2%=继纱
■中砂
49.7%
图1松700地区长6辞屑岩颗粒粒级分布图(2)砂岩碎屑组分
研究区长6砂岩的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砂岩碎屑组分以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分别占碎屑万方数据
总体的48.1%与37.5%,岩屑含量平均占14.4%,其中沉积岩岩屑占1%,变质岩岩屑占7.5%,火成岩岩屑占3.5%,其他碎屑成分占2.4%。
(3)砂岩填隙物特征
长6砂岩填隙物平均含量为9.5%,以方解石、粘土杂基为主,分别占填隙物总量的42.2%和38.9%,其他填隙物有
硅质、长英质、浊沸石和沸石等。 3.储层物性特征
研究区长6储层的孔隙度变化范围为0.8%-14.4%,平均为8.18%,孔隙度集中分布在6%-12%中间,占样品总数的83.19%: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01-19.1×10-3um2,平均渗透率0.446×10-3μm2,渗透率集中分布在0.05-1×10-3μm2之间,占样品总数的71.41%(图2)。为典型的低孔、超低渗油藏。
松700地区长6孔除度频率分市直方图
400
施区长通事西市分市产大图
0 0.03 0.05 0.1 0.3 0.5
净清率(md
10>10
008 78%
50% 25%
图1松700地区长6储层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布频率图
上一章:石油化工装置造粒挤出机优化改造的研究 下一章:油田地面注水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新疆风城油田重18井区稠油储集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 海安油田袁家断块阜三段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碳酸盐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分类评价——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为例 沥青混凝土非均质性对其蠕变行为的影响 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高演化页岩微纳米孔隙非均质性及主控因素 延长油田长2储层采出水回注结垢研究 油房庄、新安边区块长7储层分析 元214井区长4﹢5、长6储层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