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石油组分的拉曼位移特征统计分析Ⅰ:链烷烃和芳香烃

石油组分的拉曼位移特征统计分析Ⅰ:链烷烃和芳香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14:00:4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石油组分的拉曼位移特征统计分析Ⅰ:链烷烃和芳香烃 第36卷,第8期 2016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6, No. 8, pp25102517
August,2016
石油组分的拉曼位移特征统计分析1:链烷烃和芳香烃
陈勇,刘唯一,王鑫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经类包要体被用于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等研究中,确定其中的经类分子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作为单个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受到广泛重视,但在烃类包裹体研究方面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油气烃类物质的复杂性导致不好识别;二是大部分烃类包裹体会发荧光而覆盖了拉曼信号,通过对大量石油组分常见的经类分子拉变光谱特征统计,总结了饱和链状烷经和芳香经的拉曼特征。结果显示,碳数大于10的正构烷烃可通过1438,2890和2850cm-1三个拉曼峰组合识别,而异构化烷烃(以CsHia为例)C一C(1450 cm-1士)和C一H(2875cm-1±)的最强拉曼峰组合可作为识别含一个支链的异构烷烃的标志,含两个支链的异构烷烃有一个稳定的拉曼强峰在2875cm-1。含一个苯环的芳香烃可通过在1600cm-1附近的稳定双峰确定;以1005cm-1和3060cm-1两个特征峰组成的强拉曼组合峰可识别苯环上含单个支链的芳香烃;1250cm-1土和2910~2920cm-1的拉曼强峰组合可识别苯环上含三个支链的芳香烃。含两个苯环的芳香烃不仅在1600cm-1处有稳定的拉曼双峰,而且在2800~3300 cm-1范围内具有一稳定的最强拉曼峰(3060cm-1)。本次总结的规律可以用于识别烃类包裹体中的链烷烃和芳香烃,而分析结果表明短波长光源(蓝光到紫外光)的拉曼光谱仪分析烃类包裹体可以有效避免荧光干扰。
关键调链烷烃;芳香烃;拉曼位移;烃类包裹体;石油组分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0I: 10. 3964/i. issn. 10000593(2016)08251008
行了描述。但前人未系统地总结饱和链状烷烃和芳香烃的拉受特征,也未区分同一经类不同碳数、同碳数不同构型拉变光谱的特征差异。本文以Bruno等14]出版的一套标准谱图
激光拉曼光谱显微探针(LaserRamanMicroprobe)是种测定物质分子成分和分子配位体结构信息的、非破坏性的微观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微区分析上所显示的高精度、原位、无损和快速特点,使之逐渐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分析手段(1】。Burke2)、Frezzotti等(3),陈勇等[4]、杨丹等5对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作为单个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在研究烃类包裹体中的有机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汀。石油是复杂的多组分烃类混合物,包括饱和烃、芳香烃、非烃、沥青质四种类型的烃类分子[9],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确定单个烃类包裹体中所含的烃类分子类型,张鼎等10-1汀对各种低碳饱和烃、直链烷烃、环烷烃、支链烷烃、芳烃和沥青的拉曼特征峰进行过探讨。Jehlicka等[13]详细地阐述了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拉曼特征,并对杂环芳烃和多环芳烃骨架以及支链的拉曼峰进
收稿日期:2015-12-12,修订日期:2016-04-21
为基础,详细统计了烷烃和芳香烃分子碳骨架(波数主要在 00008000000 位移数据,讨论了各经类分子的拉受光谱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烃类分子拉曼光谱变化规律的差异性,以期为分析烃类包裹体中烃类分子提供参考。Bruno等[4}出版的这套标准谱图的数据来自伊诺斯理工学院、梅隆研究所、太阳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系、道化学公司的实验室,由于出版的实验数据较早,激发光所采用的是高压汞灯,其辐射波长为435.8nm,其分析结果显示烃类分子的荧光未对拉曼光谱造成影响。
链烷烃拉曼特征
1
链烷烃主要是由甲基(一CH;)、亚甲基(一CH2)组成,
根据结构文可将链状烷烃分为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本文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1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D2013211151,16CX05005A)资助作者简介:陈勇,1976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e-mail: yongchenzy@upc. edu. cn
上一章:辫状河储集层渗流屏障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为例 下一章:型钢混凝土在石油化工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GB/T 18340.4-2010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石油重馏分中芳香烃族组分测定 质谱法 南极海洋芳香烃低温降解微生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利用拉曼光谱对短链烷烃的相变过程及旋转相的研究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部原油芳香烃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GB/T 18340.3-2010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石油重馏分中饱和烃族组分测定 质谱法 HJ 742-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SN/T 3094-2012 柴油机燃料和航空燃料中的芳香烃和多环芳烃的测定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石油化工工艺工程师必读 第2册 多组分精馏的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