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卷第6期 2010年12月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cering
316不锈钢连铸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坏壳厚度影响模拟
邢淑清,白亮",麻永林1,李慧琴,冯臣1
Vol.10 No.6 Dec. 2010
(1.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摘要:为研究连铸过程中拉速及过热度对凝固传热的影响,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对316不锈钢板坏厚度生长情况进行了模拟。采用2-D模型,分别计算了拉速为0.4,0.5,0.6m/min及过热度为30,40,50C时坏壳出口温度、坏壳厚度及表面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坏壳生长及厚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拉速从0.4~0.6m/min变化,坏壳出口温度升高83℃、坏壳的出口厚度平均减薄3.2mm、表面温度随拉速提高而升高;过热度从30~50℃变化,还壳出口温度
升高20℃、表面温度平均升高20C、坏壳的出口厚度平均减薄1.35mm 关键词:模拟;连铸:温度场:坏壳厚度
中图分类号:TG142.7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0)06116305
拉速及过热度对坏壳生长、出口温度及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
微固传热在整个连铸过程中贯穿始终,其中散出的热量包括铸坏液相区内的过热、两相区内的结晶潜热和固相区内的显热,由于这种放热是伴随着相变进行的,所以连铸传热比一般传热问题要复杂。
钢水在冷却相变的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气,使得结晶器内的传热更加复杂,国内外的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Meng等在利用一维瞬态有限差分法、二维稳态传热模型及三维流场分析中考了气隙、保护渣层质量动量平衡及振痕对坏壳生长的影响,对热流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Park等国)、Thomas 等3通过分析结晶器铜板的热力学特性,研究了不均匀传热对坏壳生长的影响:王恩刚等用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模拟了气隙对凝固行为的影响,主要考虑对角部传热的影响,蔡少武等[3研究了结晶器内钢水凝固传热及弹塑性应力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气隙的影响,对坏壳凝固收缩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蔡开科等16.7]对结晶器内钢水的凝固收缩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凝固收缩规律及其影响,对气的处理也只简化为加一个补偿系数,没有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气隙产生的重要原因,即凝固相变过程中8铁素体含量变化对凝固收缩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坏壳生长
邢淑清等(*在对结晶器内钢水凝固过程中6铁素体含量变化对气隙的影响作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拉坏速度分别为0.4.0.5,0.6m/min及过热度分别为30,40,50C时的坏壳厚度、出口温度及表面温度,分析了316不锈钢板坏在结晶器内凝固时,
2模型建立
2.1建模的几点假设和简化
(1)忽略结晶器振动对凝固传热的影响;(2)金属材料是各向同性的;(3)模拟过程中拉速稳定,结晶器内坏壳厚度及温度场处于稳定状态:(4)认为结晶器内钢水散热只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钢减顶部辐射散热和由板坏向下传热的热量占总热量的3%~6%,故可以将钢水散热近似为水平方向散热
2.2计算的几何模型及传热方程
计算采用二维模型,板坏宽度为1200mm,厚度为 200mm,高为结晶器高度700mm,取板坏宽面横截面中心的1/2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单元采用平面四边形单元,单元大小为5mm,建立二维非稳态模型,
图1截面位置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ection location
收稿日期:2010-08-19,修回日期:2010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日(编号:5104400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10DFB70630):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NJexy08070):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日(编号:20090905)
作者简介:那报清(1971-),女,内蒙古呼和治特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数值模拟及组织性能研究:E-mail:xingsbuqing312@163.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