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级配对机制砂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The Effect of Grading on Mechanism S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喻萍1.2,潘菲1.2,姜观荣1,2(1.同济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上海201804;
2.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2017NO.3
试验与应用
摘要:针对现下级配评价指标不明确的现象,人T配制若干组机制砂,结合不同级配机制砂的胶砂和混凝土性能,总结机制砂颗粒分布与性能的关联规律,提出机制砂的优选相应的品质参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中0.6mm 累计筛余量的大小对机制砂胶砂流动度影响显著。当0.6mm累计筛余量为40%~77%时,机制砂的胶砂流动度随着0.6mm 累计筛余余量的增加而增高。0.6mm累计筛余量与机制砂的细度模数、自然堆积密度相关度较高,线性相关度R"分别为0.92以及0.85。
关键词:级配;流动度
中图分类号:TU528.5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机制砂的级配有很多研究。同济大学蒋正武1通过机制砂砂浆试验,对机制砂的-些品质参数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对于砂浆的流动性存在着一定影响,对强度的影响较小;耿哗熔、兰风等【23]将三种不同粗细的砂进行混合配制,以此改变机制砂的级配,研究机制砂级配对于砂浆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浆的工作性能来说,不同级配的机制砂堆积密度最大者,拌制的砂浆工作性能最佳;而砂浆的强度则与砂粒的粗细程度相关性较大,砂粒越粗,砂浆强度越高。
除了通过砂浆研究机制砂级配对于机制砂应用性能的影响外,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机制砂级配对于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芮捷等【4】配置了7组较粗的不同级配的机制砂,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得出了当机制砂的级配曲线界于2区中值和下限之间,并且0.3mm筛档通过率为20%时,混凝土工作性能最佳的结果;艾长发等15/把机制砂以1.18mm为界限分为两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宜将机制砂在1.18mm 筛累计筛余百分率控制在级配中值附近,且4.75mm、
第一作者:喻萍,女,(1994年~),在读硕士,主要研究建筑功能材料和胶凝材料。
收稿日期:2016-1117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58249(2017)03-002304
2.36mm、1.18mm三档累计筛余百分率按2:3:1进行控制,这样的机制砂能获得较好的工作性能。
本文研究了机制砂的级配改变对机制砂胶砂流动度的影响,探索机制砂级配相关参数中对机制砂胶砂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品质参数,以期实现对机制
砂级配的质量鉴别。 1原材料
使用的原材料有水泥、天然砂、机制砂以及石子,化学试剂主要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其中机制砂为福建省南方路基有限公司提供,其生产的机制砂颗粒形貌较为良好。
2级配对机制砂胶砂性能的影响
根据研究中设定的机制砂级配,人工配制相应的机制砂,胶砂比为1:3,即每组试验水泥用量为 450g,机制砂用量为1350g,固定水灰比为0.57,具体的机制砂胶砂流动度的变化趋势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机制砂的级配由Ⅲ区向 I区过渡,机制砂胶砂流动度的值不断上升。随若机制砂级配达到Ⅲ区界限中值后,级配继续趋向于 Ⅲ区上限,对于机制砂的胶砂流动度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在各个级配区域内,I区和IⅡI区机制砂级配的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