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事技本与用
数控技术
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策略与应用探析
丁超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基于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膏景条件下,西门子PLC控制网络技术电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发展。关于PLC控制网络的实际应用功能与范图目前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重要诺题。本文主要就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策略进行阐述,并且就其应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西门子PLC;控制网络;配置策略;应用分新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西门子PLC的控制网络体系比较繁杂,其涉及到的网络产品比较多,既包含硬件产品同时也包含软件产品,不同的网络产品其性质也是不同的,有些产品的开发周期比较短,应用也比较方使,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些产品开发难度大,开发的费用比较高的情况。西门子PLC的抗干扰性比较强,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故障,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网络层次的需求,西门子PLC提出了几点网
络控制的配置策略并且就具体的应用进行阐述。 1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策略分析
1.1网络链接
当前,控制网络的网络通讯接口的链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PC通讯卡,这种链接方式在相同类型的网络连接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因为PC通讯卡的种类比较丰富,因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精准的了解其功能。(2)PLC专用模块,PLC专用模块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将PLC与一些特定的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有效的缓解"。(3)集成编程接口,该接口链接方式在MPI以及PPI控制网络通讯接口中应用比较广泛(4)集成通讯接口,作为控制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成通讯接口的连接功能比较强。
1.2传媒载体
控制网络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传输载体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就是电气传输,这种传输方式能够采用标准的圆形截面对电缆进行屏蔽,从而对数据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传输,其次,光缆传输,采用玻璃纤维来对传输的距离进行户内外的有效拓展;最后,无线传输,在进行无线传输时想要数据信息进行短距离的传输,就需要通过红外线链接模块来进行有效的实现。
1.3网络功能的多元化
正常来讲,控制网络有以下四种功能:(1)S5兼容通讯,在规定的条件下不管是发送口还是接收口都能优化PLC通讯,并且能够就S7 系列中的PLC通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的就是在工业以太网环境中的应用。(2)S7通讯,能够对通讯任务进行有效的提供。(3)PG通讯,PG通讯能够对PLC控制网络的缩程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结合,进面在此基础上找到比较合适的通讯方式。(4)规范化的通讯,不同的家提供的自动化通讯类型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是何种通讯类型基
收稿日期:2017-02-22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3-0021-01
本上都能满足控制网络的构建需求,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控制网络的应用效果。
2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应用分析
以某自来水公司为例,其经营范围主要涉及两个部分首先就是水源区,其次就是水厂区。针对水源区面言,想要满足蓄水池的供水必须要采用三个深并,针对水厂区而言,想要对水进行变频以及恒压的处理,需要借助于三台加压泵。不同于其他的大型企业,该自来水公司对于控制的网络站点数以及数据信息传输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并且通讯的距离比较近,因而采用西门子PLC控制网络当中的 MP控制网络通讯接口比较合适。MPI通讯方式的应用能够构建出规模比较小的控制网络,就MPI网络而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水厂区上位机,PLC主站以及水源区三从站,主站与从站使用的网络类型是不一样的,自来水公司对任务控制的时效性没有很好的要求,因而,
每个从站都能与主站取得被动的通讯围。 3结语
总之,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面言,PLC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要件,不仅能够提高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建设作为更大的贡献。本文重点阐述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相关配置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上就其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对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系统进行更好的推广与应用,进面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1]金学成.陈堂龙.邮根华,姚诸香.自适应外部环境的电网安全稳定智能防御系统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23):137-142[2]张康,储瞬碧宁君宇冯小.基于Profibus网络的西门子PLC与双合S120变频器通讯的实现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5,(16):5-8.
[3]谢耀滨.舒辉常瑞,蒋烈辉,张媛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脆弱性分析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12):101-107+152.[4]王海群.宣可静,刘天虎唐山.秦朝军.基于工业以太网与Modbus的多合西门子PLC与DCS的通信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4,(0B): 923925+934.
作者简介:丁超(1994一),男,陕西安康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物联网工程。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