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DOI:10. 7672/sgjs2014210094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4年11月上第43卷第21期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后超,韦永斌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101300)
[摘要]为了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测,设计开发了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一次充电可在无外部供电的情况下实现对混凝土温度持续长达30d的实时采集,用无线传输方式把数据发送到工地附近监测室的主控计算机中,并将数据通过互联网同步到公司总部的服务器数据库中,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混凝土监测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无线传输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2-8498(2014)21-0094-02
DesignandApplicationofRemoteIntelligentTemperature
MonitoringSystemforMassConcrete
Hou Chao,Wei Yongbin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id.Technical Genter, Bejing101300, China)
Abstract :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which generat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mass concret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The hardware system can work for more than thirty days with the battery charged once time.The monitoring data will be transmitted to the monitoring software of the local computer by wireless,meanwhile it will be transmitted
to the database of the remote computer by internet. It is more intelligent way to monitor the concrete Key words: concrete;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0引言
随着我国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逐年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由载荷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水泥水化热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热交换较慢且混凝土自身导热系数相对较小,因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一2009中温控指标的规定: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的温度)不宜大于25℃[1-2]。因此,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对其温度实施监测。
1系统设计 1.1总体设计
传统的监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逐点测量记录,这种方法采集间隔周期长,无法实时掌握温度
[作者简介]后超,工程师,E-mail:houchao84@hotmail.con【收稿日期]2014-02-26
的变化趋势、无法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且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为了弥补上述监测方法的缺陷,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复杂性,本系统采用无线通信,如图1所示,安置在监测现场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将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经过硬件处理后,通过无线电台发到工地监测室的主控计算机上,再由主控计算机对该数据通过软件处理,所得到的高精度温度数据以曲线形式展现在主控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同时主控计算机将实时的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服务器上。监测人员不在监测室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装有
远程客户端的电脑及手机查看温度数据。 1.2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子系统封装在220mm×180mm× 75mm的密闭防水装置内。系统内部如图2所示,集成有锂电池、电源管理模块、信号调理板、温度采集模块及无线发射电台。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担任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无线发送等工作。信号调理板将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转换成温度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