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低浓度酸性气选择氧化工艺优化总结

低浓度酸性气选择氧化工艺优化总结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8.1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1 10:09: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低浓度酸性气选择氧化工艺优化总结 4
小氮肥第41卷第12期2013年12月
低浓度酸性气选择氧化工艺优化总结
王碧琳孙文峰
(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运城044000)
0前言
近年来,在煤化工脱硫领域中,胺法、矾胺法等脱硫溶液再生析出的含H,S酸性气大多采用克劳斯(Claus)装置回收硫磺。目前,根据被处理酸性气体中H,S浓度的不同.再生装置形成了不同的工艺技术流程,主要有Claus硫回收装置及其延伸物Superclaus和Euroclaus等酸性气处理技术,其要求H,S体积分数在25%~93%;后 Linda公司又开发出低浓度酸性气处理技术(H,S 体积分数为0.5%~3.0%),但投资巨大,故尚未大范围使用。
在低浓度酸性气的处理上,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煤丰喜公司)甲醇生产装置原采用络合铁工艺技术脱除再生气中的H,S。络合铁脱H,S工艺技术流程复杂、操作繁项;由于络合铁溶剂的腐蚀性极强,对设备、管道等的材质要求高;络合铁溶剂再生过程不易控制,硫磺泡沫提取比较困难;溶剂的辅材价格较高,生产运行成本高,且尾气未达国家排放标
准要求。 1
低浓度酸性气选择氧化工艺
2008年6月12日,阳煤丰喜公司与淄博海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低温、低浓度选择性催化剂制硫工艺,首次工业应用于临骑分公司200kt/a甲醇装置二期工程,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装置全部国产化,保证了硫回收尾
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1.1工艺原理
含H,S的酸性气与空气混合后被加热至 180~220℃,再送至反应器。在反应器内,H,S 被直接氧化。反应器出口气体温度250~280℃,
硫在下游分离器内析出。万方数据
1.2工艺流程
气体流程:来自位阻胺脱硫装置的酸性气体(H,S体积分数在0.3%~3.0%、压力0.045MPa、温度40℃)在酸性气分离器分离其中的水雾后,与来自空分装置的0.5MPa空气混合,再经酸性气预热器加热至200℃后进人反应器,出反应器的反应气进入硫冷凝器。硫冷凝器既需降低反应气温度,但温度又不能降得太低,以免产生硫堵。进人硫冷凝器的高温气体在其壳程产生低压蒸汽,通过控制低压蒸汽压力来控制其冷凝温度,副产的低压蒸汽用作采暖、伴热或送往除氧器,硫冷凝器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左右。从硫冷凝器来的125℃左右的酸性气直接进入硫分离器,气体夹带的硫雾沫在硫分离器内的除沫网中被分离下来,分离下来的液态硫进人硫固化装置。硫分离器出来的尾气进入后续洗涤装置,经洗涤器洗涤、降温后送出界区。
水洗流程:一次水或循环水从管网送至洗涤塔底部,与循环使用的洗涤水一并经洗涤液泵输送至洗涤塔上部,对硫回收尾气进行洗涤与降温;系统多余的洗涤水送至污水处理站。
锅炉给水及蒸汽流程:硫冷凝器用水由脱盐水管网提供,产生的蒸汽用作采暖、伴热或送往除氧器。
1.3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催化氧化制硫工艺装置运行数据见表1。
存在的间题:①系统进口气体中H,S浓度低,反应热少,反应器温度控制困难;②硫磺回收效率偏低(65%左右);③尾气中排放的H,S 和SO,质量浓度偏高:④进口气体温度高,使用外来2.5MPa蒸汽,压力波动大、蒸汽消耗量高; ③处理酸性气量少,一部分酸性气需送往外工段硫回收装置进行脱硫处理,工艺波动时影响较大。
上一章:不停炉补焊燃烧炉下锥体水封管裂缝小结 下一章:板式换热器在复混(合)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T/QGCML 2004-2023 煤矿低浓度瓦斯气高效利用技术规程 变压吸附法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总结 吹风气回收工艺控制、操作总结 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处理工艺简述 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后的热量调配方法探讨 NB/T 10362-2019 煤矿低浓度瓦斯氧化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氯乙烯合成原料气浓硫酸脱水工艺运行总结 INNOVENE聚丙烯工艺中丙烷排放浓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