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稻作对酸性硫酸盐土酸分布及迁移的影响

稻作对酸性硫酸盐土酸分布及迁移的影响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9:06: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稻作对酸性硫酸盐土酸分布及迁移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2):353-361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doi=10.11674/zwyf.14392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
稻作对酸性硫酸盐土酸分布及迁移的影响黄巧义,杨少海,唐拴虎“,黄旭,李苹,付弘婷,易琼,张发宝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目的]酸性硫酸盐土(ASS)酸含量极高,Fe、Al、Mn、As等有毒金属移动性强。许多开发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其成土母质黄铁矿的氧化程度并可能带来生态风险,稽作利用被认为是生态风险较低的方式。本研究开展水田和荒地两种利用条件下ASS中酸含量调查研究,探讨稻作利用方式对ASS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8月,在广东省台山市发育于珠江三角洲滨海ASS的水稻稽田和严重酸化的长期荒地采集土壤样品,从土表向下0一300
土层土壤pH值、水溶性酸、交换性酸、吸持性酸含量,探讨稻作利用方式对ASS酸分布及运移的影响。【结果】珠江三角洲平原ASS的酸含量极高,在0一80cm深度范围内,总存在酸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提高,土层深度每下降20cm,总存在酸含量就平均提高61.62%;80cm以下土层总存在酸含量随着土层深度下降逐渐降低,其中 80一180cm深度范围内的降幅较大,土层深度每下降20cm,总存在酸含量就平均降低61.62%;当土层深度下降至220cm时,pH值上升到6.0,酸含量非常低。霜作利用方式显著影响ASS的酸含量及其在土壤部面的迁移情况。与荒地比较,稽田0一80cm土层的总存在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水溶性酸、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平均降
80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00一120cm深度范围内稽田的总存在酸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其中水溶性酸、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28.19%、54.87%、154.96%,120240cm土层中,稽田的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含量稍高于荒地,但差异不显著;240一300cm土层中,稽田的酸含量与荒地基本相同。总体上,稽作方式改变了ASS中酸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其中0—80cm土层中酸含量显著降低,而100一120cm土层的酸含量显著提高,并以吸持性酸为主要形式固定累积下来。稽田在0一80cm深度范围内的水溶性硫含量显著低于荒地;而稽田 100一120cm土层的水溶性硫含量则显著高于荒地,其他土层的差异不显著。水溶性硫与水溶性酸、交换性酸和吸持性酸均显著正相关,表明稽作利用方式可能通过影响硫酸盐矿物的转化过程而改变ASS的酸分布及迁移。【结论】稻作利用方式显著降低上层土壤酸含量,并加强了酸淋洗下移作用,使100一120cm土层中的酸含量大幅提高,并以黄钾铁矾等羟基硫酸盐次生矿物暂时吸持固定下来。因此,稽作利用方式有效降低ASS酸含量水平,降
低ASS对实地作物的危害作用,但因其强淋溶作用可能加大了对地下水体污染的风险。关键词:酸性硫酸盐土:稻作;酸;迁移
中图分类号:S15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05X(2016)02-0353-09
Influenceofrice cultivationonthedistributionandmovement of
HUANG Qiao-yi, YANG Shao-hai, TANG Shuan-hu', HUANG Xu, LI Ping, FU Hong-ting, YI Qiong, ZHANG Fa-ba
(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xironment,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in South Reg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Nutrient Cyceling and
Farmland Conseruation,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Acid sulphate soil (ASS) has high acid content and high mobility of Fe, Al, Mn, and pther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Cultivation model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xidation of the main parent material of
收稿日期:2014-08-20
接受日期:2014-11-18
网络出版日期:2015-07-0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20100301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20100004)资助。
作者简介:黄巧义(1985一),男,广东潮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培肥及高效施肥技术研究。E-mail;huangqiaoyi@hotmail.com
*通信作者E-mail:1006339502@qq-com
上一章:冬小麦生物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下一章:城市园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对小白菜生长、硝酸盐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相关文章

石灰乳中和模拟酸性废水形成的二水硫酸钙的晶粒形貌与粒度分布 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煤转化过程中汞的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 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氮硫互作对大葱氮、磷、钾、硫吸收分配特性的影响 施氮与间作对玉米和马铃薯钾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