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0.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4:56:4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24
小氮肥第39卷第10期2011年10月
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石柏洲张玉轩赵志超汤霞槐
(山东充矿峰山化工有限公司邹城273500)
0前言
山东究矿峰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化公司)于2007年5月建成处理水量为500m/h 的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状况良好,出水水质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般保护区域标准指标。2008年以来,根据充矿集团总体产业规划要求,峰化公司新建DMF工程需配套新增锅炉。目前,锅炉用水来自现有150m/h老除盐水系统,采用传统的离子交换处理工艺。由于已使用多年,离子交换装置树脂老化、管道锈蚀严重、酸碱消耗过大。为此,配套项目建设需要增建中水回用项目,即在污水处理装置出水基础上新建脱盐处理装置,根据出水水质变化情况进热电车间离子交换装置前置阳床或阳床,
该项目取得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结合投资
及炉脱盐水站的实际需求,脱盐处理装置设计处理回用水规模150m/h,产水能力为100m/h。中水经反渗透装置及离子交换装置两级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水回用,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且节约了新鲜水,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达到
节水目的。 1
工艺路线选择
1.1进水水质
峰化公司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两段A/O+滕气生物滤+混凝反应滤池+臭氧生物碳装置+二氧化氟装置工艺。经过2年多的运行,排放水中盐含量高于原设计值,结合实际运行水质和污水处理装置深度处理设计水质,在脱盐处理装置建成后,将臭氧生物碳装置改为活性炭过滤,在此基础上确定脱盐处理装置设计进水水质控制指标如下:pH6~9,悬浮物质量浓度≤3mg/L,浊度≤
万方数据
3NTU,BOD,≤5mg/L,CODc≤30mg/L,氨氮质量浓度≤3mg/L,硝酸盐质量浓度≤0.3mg/L,电导率为800~1500μS/em,含盐质量浓度≤1300mg/L,氯离子质量浓度≤102mg/L,水
温为20~38℃。 1.2工艺路线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及进水水质特点并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费用及系统占地等情况,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阳床处理工艺。装置主要由预处理系统(机械过滤器)、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组成。脱盐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如下:污水出水消毒池(备用水)一→回用水泵一→多介质过滤器一→超滤系统→超滤水箱一→反渗透增压泵→反渗透系统一+反渗透产水箱→产品水泵→+软
水工段离子交换装置一→用户。 1.3技术指标
(1)超滤系统:出水污染指数SDI<5,产水量
135m/h、回收率≥90%,膜元件采用荷兰Norit 公司内压中空纤维膜。
(2)反渗透系统:产水量100m/h,回收率≥75%,总脱盐率≥97%(3年内指标),膜元件采用美国海德能公司PROCIO复合膜,采用两段式(一段与二段膜数按17:8排列)。
设计出水按反渗透性能考核,即反渗透回收率75%左右,脱盐率≥97%(3年内指标),电导率≤50μS/cm。
项目建设情况
2009年2月17日,项目通过初步设计评审;
4月16日工程建部分开工建设:7月3目进行设备安装,8月3日工程主体安装完成,8月5日装置进水,冲洗、调试,8月18日装置出合格水 8月28日正式投人生产运行,12月16日项目通过集团公司及质监站验收。
上一章:弛放气压力波动引起高压蒸汽压力递减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下一章:大型二水湿法磷酸国产化反应槽技术优化及应用

相关文章

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在中水回用项目中的应用实践 真空离子镀技术在电镀工艺中的应用 中水回用在炼化企业中的应用 双膜工艺处理中水在锅炉补给水中的应用与分析 膜技术在污水治理及回用中的应用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反渗透膜技术及其在化工和环保中的应用 超滤及反渗透技术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