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航天炉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改造及运行总结

航天炉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改造及运行总结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99.9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15:52: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航天炉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改造及运行总结 第6期 2015年11月
中氮肥
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No.6 Nov.2015
航天炉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改造及运行总结
孙娟,童维风,黄保才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临泉236400)
【摘要】结合航天炉气化装置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压锅炉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可行性,通过改变叶轮直径和降低泵扬程,在确保气化炉水冷盘管换热效果的同时,降低泵的电耗,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益。
【关键词]航天炉;水冷壁;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扬程;叶轮;改造
[中图分类号】TH3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9932(2015)06-0027-02
1概述
气化炉水冷盘管(也称“水冷壁”)是航天
炉粉煤气化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航天炉采用密闭式盘管水冷降辐射室结构,水冷降外整可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渣层3~5mm,以渣抗渣,抵抗气体和熔渣的冲刷和磨损,保证碳化硅材料的组合结构,降低炉膛散热损失。水冷壁向火侧有密集的抓钉,用来固定碳化硅时火层。
通过中压锅炉循环水泵将锅炉循环水加压送人气化炉水冷壁盘管内,盘管分3个部分,即渣口盘管、顶部盘管、主盘管;盘管采用四进四出结构,可以保证管程流阻分布均匀,维持水冷壁盘管内大流量的强制水循环。管内流动的水吸收炉内气化反应执后部分汽化,气化炉辐射热产生的蒸汽、水的混合物进人中压汽包(3.0~5.0 MPa、255℃),在中压汽包内进行气液分离,
【收稿日期】2015-05-12
【修稿日期】2015-05-19
作者简介】孙娟(1988一),女,安徽临泉人,助理工程师。
带水严重,导致潜热蒸汽过热器水满,锅筒蒸汽无法排出致超压;C班操作工于23:00发现锅筒满水后,也未及时将情况向车间及A班接班人员汇报,耽误了处理时机,还私自将锅筒进水自调阀旁路关严,导致交班时锅筒缺水;A 班人员在事故原因没查清的情况下仓促接班,再次延误了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的时机,导致事故扩大;另外,潜热锅炉工段开车前曾要求仪表工修复潜热锅筒自调阀和更换液面计处摄像头,而仪表工未按要求及时处理,亦是事
故的诱因之一。万方数据
饱和葬汽送至公司2.5MPa蒸汽管网,分离出的液相与补人的锅炉水混合后,经中压锅炉循环水泵加压送人气化炉水冷盘管内,循环使用。由于中压蒸汽的产生,汽包液位下降,水的浓缩造成中压锅水电导率升高,因此要通过汽包补水阀补充新鲜锅炉水维持其液位稳定,同时对中压汽包进行排污,以确保水质合格。
为确保水冷壁内锅炉水的强制循环,设计时航天炉系统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扬程设计为190 m,共3台泵,单泵流量250m/h,正常生产时运行2台泵,总流量500m/h。但实际运行中,中压锅炉循环水泵电流在22A,总流量540m/h,电耗偏高,运行不经济。鉴于中压钢炉循环水系统运行及主盘管内介质密度情况,通过分析,判断中压锅炉循环水泵扬程设计偏高。为此,设想在确保水冷壁冷却效果的同时,通过改造叶轮降低泵的扬程,从而降低系统的电耗。
2中压锅炉循环水泵节电技改可行性分析
中压锅炉循环水泵单系统(见图1)共3台泵
5预防措施
此次因操作工对潜热锅筒液位判断失误,导致合成氨生产大幅波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12万元,后果极其严重。为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车间应加强对操作工业务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制定相关事故处理的预案并演练,加强对交接班工作及各项工艺指标的考核力度;仪表车间要确保液面计监控摄像头及潜热锅筒进水自调阀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唯如此,才能保障造气及合成氨生产的平稳与安全。
上一章:基于四轴飞行器的单目视觉避障算法 下一章:飞机蒙皮表面的预处理及涂装

相关文章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循环水系统节能减排改造总结 航天炉系统变换冷凝液汽提塔改造运行总结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装置运行及改进总结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运行及改进总结 航天炉粉煤气化运行总结 航天炉试烧新疆煤的运行总结 配套合成氨生产的航天炉气化装置运行总结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