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快速成网初期广州轨道交通客流思考

快速成网初期广州轨道交通客流思考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2 11:11:4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快速成网初期广州轨道交通客流思考 都市快轨交通·第29卷第3期2016年6月 doi;10. 3969/j. issn. 1672 -6073. 2016. 03. 005
快速成网初期
《快轨论坛
广州轨道交通客流思考
刘明敏金安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510230)
摘要我国各大城市航道交通陆续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但人们对快速成网后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及其存在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基础客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快速成网运营初期的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客流成长规律;通过对比国内大城市地铁现状,从客流角度对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间题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轨道交通应与成市发展深度结合;快速成网初期城市轨道交通应注重与城市土地利用、常规公交等诸方面协调发展;加强线网规划前期研究;充分发挥既有线路效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特征;问题与对策:广州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073(2016)03-0016-04
研究背景 1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扩张迅猛。至2014年底,全国共22座城市(除港澳台地区)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运营里程达2764km(含地铁、轻轨和单轨)[1],2011—2014年的4年间运营里程年均增加330km左右:获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达37座,2015年一2020年,青岛、合肥、南宁、东莞、厦门等15座城市将陆续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在全国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浪潮下,广州轨道交通已实现由单线至网络化运营的巨大跨越。从图1 可以看出,运营里程由单线时(1999年)的18.5km,增
收稿日期:2015-05-17修回日期:2015-06-16
作者篇介:刘明敏,男,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模型、交通规划,robbenmanu@163.com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0556) 16URBAN RAPIDRAILTRANSIT
长至网络化初期(2014年)的260km(含广佛线佛山段),增长约13倍;客运量由17万人次/d上升至 624万人次/d,增长了36倍[2];在市区机动化出行结构方面,轨道交通出行占比由几乎为零变为16%[3]。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强化广州城市功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在“十二五”期间,网络化运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笔者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快速成网后运营初期的客流特点,总结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近期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700
家 600
客运最
运营里程
J16116116
1001348237
630
300
260) 62250
16236236236
200 50
o
年份
图1广州市轨道交通客运总量、里程变化情况[4] 现状问题
作用显著但与常规公交发展不协调
2.1
广州规划形成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中小巴士、水上巴士和出租车为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显著发展,其骨干作用渐显。在公交客运结构中占比由“十一五” 期末的25%上升至“十二五”期末的40%(见图2)。然而轨道交通客运量大幅上升并未带来小汽车出行的降低,近年来小汽车出行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反而常规公交的客运量呈震荡下行趋势,2014年较2013年同比下降1.4%。上述现象与20世纪90年代的首尔和目
上一章:新一代城轨信息化体系中ATS系统发展 下一章: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特点的K最短路算法研究

相关文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分析 GB/T 51150-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 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及应用 GB/T 51150-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 清晰版 DB11/T 786-20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 JT/T 1097-2016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区域客流数据采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