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广岳铁路受地震作用的影响与抢修加固技术

广岳铁路受地震作用的影响与抢修加固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8.0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16:2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广岳铁路受地震作用的影响与抢修加固技术 · 172 ·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2年第1期(总第160期)
广岳铁路受地震作用的影响与抢修加固技术
马辉12
(1.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2.中铁二局集团公司,成都610032)
摘要:广岳铁路是“5·12”汶川大地震遗受损毁最严重的铁路。从工程角度出发,描述了广
岳线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受损情况,针对不同受损结构物采取加固修复措施。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论述了这些震后加固修复措施的技术合理性,体现了抢修工程的特点。
关键词:铁路工程;地震;修复
中图分类号:U216.42*8
1工程概况
文献标志码:B
广岳铁路建成于1966年,在宝成铁路广汉站接轨。铁路沿石亭江(金河)向西,经高聨、什郁、两路口、灵杰、永兴、雪门寺、穿心店、红白场车站,终至木瓜坪(木瓜坪至岳家山区间震前已停运),线路全长61.43km。最大纵坡24.5%e,最小半径250m,钢轨以43kg/m中型钢轨为主,局部地段铺设50kg/m中型钢轨,轨枕大部分为木枕,局部铺设I,Ⅱ型混凝土轨枕。线路依山榜水,是典型的早期山区铁路,其中,永兴至木瓜坪段线路所在区域为“5·12”汶川大地震中心地带,距震中映秀约70km。
震前,铁路沿线是四川著名的旅游景地与避署胜地。震后,铁路沿线两路口至红白场间的民房受损逐浙加重,红白场至木瓜坪间民房无一完好;线路所在的石亭江(金河)河谷地表破坏环非常明显,线路所经地段山体发生大面积滑玥,特别是红白场至木瓜坪方向已经形成乱右堆积的V形地貌,表层植被和土层滑移人石亭江形成多处堰塞湖。整个石亭江(金河)红白场上游固体物质储量巨大且极其松散,已具备泥石流发育条件。
2铁路结构物主要损伤形式和特点(1-3)
受震灾破坏严重的广岳铁路永兴至木瓜坪段(K40 +800~K61+880)线路长21.08km,在石亭亨江山区河谷内应地势而建,以路基为主,长大桥梁主要设于线路反复跨越石亭江的地段,隧道所占比重较小,共3 座,总长795.2m。地震对线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轨道、路基、桥梁结构的损坏和崩塌、滑坡、堰塞湖等地震次生灾害方面。红白场至木瓜坪区间(K55+018 ~K61+880)长6.86km,是广岳线距“5·12”地震中心最近、地震烈度最高、山区河谷地形地貌特征最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马辉(1971-),男,甘肃武威人。高级工程师,博士,
从事道路及岩土工程方面的工作。E-mail;mhuiod@126e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2)01017205
为显著的段落,线路受地震的影响也最为典型,本文
重点结合该区间震后抢修工程展开论述。 2.1对线路的影响
红白场至木瓜坪段(K55+018~K61+880)线路依山河而行,以半填半挖路基和路堑为主,或一侧为陡崖,或两侧均为石质高边坡。边坡地层节理发育,破碎严重,覆盖层薄,表现出典型的强地震带多雨山区的地质特征。边坡高50~100m,部分地段达 300~400m,坡面陡峻,危石倒悬,受余震和降雨影响随时可能塌。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边坡塌或危石震落,堆积物掩埋或充占了线路空间,阻断路基。轨道上遍布形状大小不一的落石,粒径一般3~5m,个别达100 m”(图1)。塌体主要为路堑项以上山体崩塌的危石、路堑边坡溜的卵石土和树干树枝等(图2)。
图1轨道上的落石照片图2路堑边坡溜照片
上一章:水工碾压及变态混凝土在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过渡段中的应用尝试 下一章: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郑焦城际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地震作用对通信塔桅影响的研究 桥梁应急加固与抢修工程 地震作用下框架整体与局部损伤的相关性 建筑结构的震害规律与分析:竖向地震作用与冲量原理 浅谈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避免脆性破坏的理解与建议 干涉成像光谱仪受卫星振动影响的仿真与分析 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受地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与分析 硅对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