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 Subject 编辑徐航
最佳节能实践评价指南 =文/胡楠金悦
系的组成和评价计算方法。
[关键词】最佳节能实践
评价指南
[D0I]10.16691/j.cnki.10-1214/t.2016.04.005
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最佳节能实践(Best Practice,简称“BP”)指某一组织机构为优化节能效果所采取的某种特定方式,节能实践既可以仅适用于某一项目阶段,也可以涵盖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即前置否决性指标以及定量和定性指标。节能实践首先必须满足前置否决性指标的要求。
评价指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节能技术进行评价,包括:环境健康及安全(EHS)、节能和成本(成就)、可持续性(如何实现)、原创性和创新性(如何实现)、可转移性(可复制性)、协同效益(成绩的附加效益)。
二、评价指标说明 1.前置否决性指标
(1)环境、健康及安全(EHS)
56|《质量与认证》2016·4
的影响
节能实践应对环境、健康、安全和公众关注的其他领域几乎没有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2)原创性和创新性对该节能实践成功的影响
节能实践应具备一定的原创性(自主开发)和创新性(基于原有的实践优化)见表1。
2.定量和定性指标(1)节能与成本
能效水平(二级指标)分为三个三级指标,分别是节能量、节能率和持续三年节能。
节能量是以年为单位的节能量,说明节约的能源类型和产生该节能量的边界条件,如节约多种能
源类型,需分别计算。
节能率需计算节能率的原始数据和计算方法。
持续三年节能说明近三年已产生的节能量,或项目运行时间不到三年情况下,给出三年内将产生的节能量。
经济效益(二级指标)分为两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投资额和投资回收期。
投资额列明总投资和分项投资,清楚标注出计算所采用的原始教据,教据采用美元,人民币等硬通货作为货币单位。
投资回收期需算出总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如计算方法有争议,可另附详细计算说明。
表1前置否决性指标构成
标薄手进行定量和定性指标
描述
节能技术对环境、健康、安全和公众关注的其他领域几平没有基至根本没有影响。
独创性和创新性对于成功的能效/节能活动的整体影响。
1优秀 2相对优秀 3不可接受 1优秀 2相对优秀 3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