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与方法

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与方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2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1:29:0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与方法 检测Testing
实验室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要求与方法 O文/杨东岩
实验室设备性能保证通常通过定期校准、日常维护、正确使用等方式实现。此外,还必须通过期间核查及时了解设备的状态。
一、期间核查的意义
实验室对设备通过定期校准(检定)的方式,以满足设备的量值统一、准确的要求。但是,此方式仍存有以下不足。
一是在两次校准(检定)的间隔周期内,不能完全保证设备的性能不变。
二是设备校准(检定)周期的确定,通常凭经验确定,不能避免设备使用中因一些偶发故障或意想不到的因素导致其精度下降。
三是当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测量结果不真实,会造成误判,导致客户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求实验室发现测量有误、应及时通知客户。但由于校准周期较长,一旦发现设备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要追溯以前的测量结果将十分困难。
基于以上情况,必须在设备的两次校准(检定)的间隔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设备在使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这一点在ISO/IEC17025:2005标准的第 5.5.10条和5.6.3.3条均作出了相应规定。
《认证技术》2013·10 方方数据
二、如何正确实施设备的期间核查
按照ISO/IEC17025:2005的要求,期间核查应制定程序,目的是为便于核查方法和要求的统一,指导检测人员正确实施期间核查。
程序的内容主要包括:核查的范围、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核查范围是指所要实施核查的设备及其检查的指标,核查时间则是指核查实施的时机,核查方法指如何进行检查,判断正常与否的规定;注意事项则为核查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检查结果的处理等要求。
其中最关键的两点是核查时间与核查方法。
1.核查时间
核查时间的确定,主要考患两个因素:便于测量结果的追溯和设备本身的稳定性。
对测量结果的追溯,可根据测量的工作量和重要性加以规定,对重要的测量,核查间隔要短,必要时应在测量的前后都进行,例如,安全试验中的抗电强度测试用耐压测试仪,对工作量较大的,使用设备频繁,对设备本身影响较大,应考虑缩短检查间隔。
针对设备的稳定性,则稳定性差的核查间隔要短,稳定性好的核查间隔可长一些,但必须是建立在
编辑/徐航
做好设备状况的统计分析确认设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
2.核查方法
(1)常规方法
多数的核查方法是利用核查标准(或保留样品)进行检查,观察数据是否出现偏差。这种方法方便易行、直观、易判断。应注意的是对核查标准必须定期进行再测试,保证其状态持续符合要求。
(2)质量控制图
上述方法存在不足,它只能提供某一时刻设备的偏差值,而不能反映该设备状况的变化趋势,同时,由于核查标准本身也存在一个稳定性的问题,当出现偏差时,就必须对测量系统和核查标准都进行检查。如果引入质量控制图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一点。
通常测量结果总是存在波动,
一类是由于随机因素造成的,称为随机波动,不可能消除。另一类是由异常因素造成。例如,设备的故障、人员操作失误、测量环境的突变等。这类波动会较大地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必须消除。借助于控制图,能明显观察出来。
三、质量控制图法的应用 1.质量控制图种类的选择
控制图的种类很多,GB/T
上一章:基于APG指南文件的审核员持续培训课程 下一章:美国能源部公布电视机能效测试方法法规提案

相关文章

GB/T 27431-2023 合格评定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 CNAS-GL042-2019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 GB/T 27431-2023 合格评定 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 正式版 RB/T 143-2018 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南 SN/T 4095.1-2015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管理规范 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测量过程控制的期间核查初步探讨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实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