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工业2016年第42卷第8期
铝材纳米成形技术与应用
谢守德,王长明,韩静,刘秀强,周国荣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878)
摘要:介绍了铝塑结合工艺常用方法和纳米成形技术的发展,叙述了铝合金零件纳米注射成型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展望了纳米成形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注射成型;纳米孔;铝塑结合中图分类号:TG76;TQ320.662
文献标识码:B
D0I: 10.16787/j.cnki.10012168.dmi.2016.08.014
文章编号:1001-2168(2016)08-0053-06
Nano-formingtechnologyandapplicationforaluminumalloy XIE Shou-de,WANG Chang-ming,HAN Jing,LIU Xiu-qiang,ZHOU Guo-rong(Dongguan JANUS Precision Components Co., Ltd., Dongguan, Guangdong 523878, China) Abstract:The common methods of aluminum and plastic bondingprocess and the develop ment of nano-forming technologywere presented.The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no-form-eeoaaoaao ticbondingprocesswereprospected.
Keywords:injection forming;nanopore;aluminum and plastic bondingprocess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开发,铝合金材质以其密度低、导热性能好、易于加工和表面处理等优势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当前环保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减轻自重、降低油耗,铝材在飞机、汽车上作为结构件得到大量应用"。研究表明,目前美国汽车用铝大致为:铸铝77%、铝板11%、挤压铝材 12%,并且主要应用在发动机(缸体、缸盖、活塞))、热交换器(散热器、加热器、制冷机蒸发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涡轮增压器、变速箱壳体、减震器、转向管柱、车架横梁、副车架、车轮及车身等部件上。在消费电子领域,铝材以其稳重大方,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质感,在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外壳上使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苹果系列零部件一直钟情于铝合金壳体的使用,就连一向倚重塑料外壳的三星也抵挡不了这股潮流,2015年和2016年,由金属结构件组成的三星智能手机的发货量分别达到1亿部和1.7亿部。2015年和2016年金属手机结构件的
渗透率分别为33%和38%,如图1所示。收稿日期:2016-05-08。
作者简介:谢守德(1977-),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新材料、表面处理、模具和精密结构件新技术研究开发。
万方数据
40% 35% 燃燃粥鸡 15% 10% 5% 0%
金属结构件渗透率(预估) 1os
2012
2013
25%
2014
33% 2015
38%
53
2016
图1近5年消费电子产品金属结构件渗透率
从消费电子的发展趋势上看,零件外观创新的首要途径是机壳的金属化,因为金属与塑料在性能和感觉上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塑料与金属基本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美观与质感有着刚性需求。从材料角度看,金属机壳对无线电信号存在一定程度的屏蔽;从生产角度来看,全金属机壳加工比塑料难度大,要使用大量的CNC机床,尤其是复杂零件结构,加工成本非常高。另外,移动终端金属结构如果设计成一个闭环结构,电磁屏蔽的效应会非常明显,手机无法正常接收信号,所以移动终端的金属结构件是一个开环结构,工程塑料对无线信号没有干扰和屏蔽作用,使用工程塑料作为金属间连接是很好的选择,但这2种材料的差异非常大,